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2015年以來開展了針對電動自行車的道路交通傷害預防工作,收集市民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認知、行為、道路交通傷害情況、醫療負擔等的信息。昨日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該中心監測的部分道路交通傷害就診病例中,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5.4%,加上電動自行車乘客占比達4.5%,總計共有39.9%的受傷者為電動自行車使用者。
以往的調查顯示,我市道路交通事故雖然逐年下降,但電動自行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不降反升,與電動自行車騎行者逆行、闖紅燈、車速快、占用機動車道行駛、不戴頭盔及不安全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有密切關系。市疾控中心對我市部分醫院所接收的道路交通傷害就診病例的調查結果顯示,事故發生時間以早上和傍晚事故發生率在全天占比最高,分別為20.5%和16.6%。傷者平均年齡為45.9歲,平均就醫花費為19880元。傷者以農民、工人和離退休人員所占比最高,所占比例分別為44.0%、14.2%和12.8%。從受傷嚴重程度來看,重度需急救或立即手術的占8.7%,中度出現骨折或需縫合的占38.9%,傷害部位以“下肢”所占比例最高為30.5%。
“快遞小哥和外賣騎士”已經成為騎電動自行車的主力人群,疾控中心對這兩個行業人群的調查結果顯示,“快遞小哥和外賣騎士”平均每周工作天數為6天,每天平均駕駛電動自行車時間為7小時,超過(包含)8小時的占46.5%。其就職的公司有“關于工作中必須佩戴頭盔的規定”者占76.7%,沒有此類規定者占22.2%。平時工作時佩戴頭盔者僅占69.6%,所穿帶有反光標識工作服者僅占78.8%,駕駛的電動自行車有騎行腳踏板者僅占72.1%。被調查的“快遞小哥和外賣騎士”平均從業時間為18個月,從事工作以來發生過剮蹭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占76.5%;發生交通事故時,逆向行駛的占35.1%,正在使用手機的占34.6%。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