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賽迪顧問:五大變革通向2030年,新能源汽車打敗燃油車)
日前,首家香港上市的大陸內地咨詢公司賽迪顧問總裁孫會峰對我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作出大膽研判。他預測到2030年,將會發生五大變革,令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
據了解,孫會峰兼任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管理咨詢委員會特聘專家、云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關村創業大街/北大科技園創業導師,他稱新能源汽車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從而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將逐漸替代傳統燃油汽車,最終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
21世紀初期新能源汽車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后關于汽車“智能化”概念的引入,讓我們對汽車未來的應用功能展開了無盡的遐想。從憧憬回歸到現實,一起來看下已經投入到市場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是否達到了我們的預期?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1萬輛,汽車市場占比1.35%;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0.7萬輛,汽車市場占比1.81%;2017年,預計銷量超過70萬輛。
產品的市場表現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研發力度。換言之,產品能活多久,新形態、新功能實現的速率都與之息息相關。
新能源科技真的是汽車創新領域的一項敗筆么?智能化所描繪出的藍圖何時才能走進人們的生活?
面對如此蕭條的市場,蘋果、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各大商業巨頭在近幾年紛紛選擇了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逆勢”而為的原因又是什么?
賽迪顧問分析認為,各大商業巨頭看好新能源汽車,主要基于以下幾大原因。
一是新能源汽車產能發展明顯加速。2017年,僅9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了7.7萬輛。截至目前,獲得生產資質企業共有15家,總投資高達327.73億元,預計總產能達到91萬輛。截止到9月30日,進入推廣名錄車型數量2789款。
據賽迪顧問統計,傳統車企業和新進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和產能規劃。目前超過40家企業,預期投資金額達4000億元,2020年預計產能超過1000萬輛。
二是新能源汽車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過去是吉利、大眾等整車廠商,與博世、AISIN等零部件商在做新能源汽車,而這種傳統模式正在向平臺模式轉變,由蘋果、google、阿里巴巴、百度等平臺,以及車和家、蔚來汽車等終端商構成,新興力量的崛起將重構產業競爭格局。
三是單一化到多元化推進。如上游動力電池與整車企業協同發展,表現就是上汽與寧德時代成立了合資公司;整車企業涉足運營平臺,如吉利汽車成立曹操專車。此外,上下游企業強強聯合,部分企業完成從業務的單一化到多元化的發展優勢,企業構建未來競爭力的垂直一體化整合加快。
我國的政策全面助力新能源汽車企業
主要新能源汽車得以積極擴產。2016年,《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發布后,補貼額度下調了20%~40%。到2017年:,在工信部起草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透露出將以積分交易逐步替代補貼的政策導向。
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要求外商在華建立生產汽車整車產品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而到2017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發布及實施后,外商在華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的限制。
主要亮點有三條:一是提出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獨立法人傳統汽車投資項目和跨類別投資項目;二是提出新建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可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中外合資企業數目規定的限制,只需按照《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辦理核準;三是規定現有純電動汽車企業擴產需滿足上年度產能利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要求。
監管逐步放寬,有利于外資企業分食市場。各地方通過政府出資或者站臺的等方式成立了地方產業基金。截止至2016年,中國共設立產業基金約5.33萬億元,中國新興車企的投資廠50%以上獲得當地政府的直接或間接的資金扶持。產業基金成為新興車企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未來新能源汽車五大發展趨勢
賽迪顧問認為,占領未來汽車市場,不僅要做到駕駛智能化,同時應該兼顧市場的智能化和鎖定未來客群,預期有五大發展趨勢
1.2030年,將出現革命拐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完全超過燃油車。多方聯合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規模迅速攀升,完成突破指日可待。
2. 無人駕駛終于到來
不同于國家技術路線《中國制造2025年》
LEVEL 0 :人操作汽車,具有保護系統輔助和警示
LEVEL 1 :可以對方向盤和速度其中一項支援控制
LEVEL 2 :對方向盤和速度等多項操作提供支援控制
LEVEL 3 :無人駕駛系統完成所有駕駛操作,根據系統請求,人提供適當操作
LEVEL 4 :在限定條件下,系統完成所有駕駛操作。人不一定需要對所有請求做出回應
LEVEL 5 :由無人駕駛系統全時完成所有駕駛操作
隨著ADAS技術的市場普及,商業化無人駕駛將于2030年初步實現
3. 個性化消費,才是真正的私人定制
人工智能催生柔性制造:
客戶可以直接參與汽車的設計與生產,同時使車輛生產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整車廠直接面對客戶,客戶全程參與。
4. 服務以需求為導向
傳統汽車幾個關鍵點是目標市場、客戶、產品/服務、性能;而未來汽車的關鍵點是社群、用戶、連接、體驗。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企業成功的核心是能否從觀念、技術、商業模式上進行改造,使每個企業不再只是產品生產者、服務提供者,而是通過產品與服務,與客戶建立了“強關系”,能成為24小時在線,了解、預測客戶需求的“客戶運營商”(Customer Operator)。
駕駛行為分析+保險產品設計=定制化UBI
路況+出行時間+交通信息=智能航線設計
航班信息+動態交通+機場動態信息+天氣=智能出行
5. 共享運營平臺將成為需求大亨
智能互聯催生共享模式,個人消費者將不再擁有車輛,而僅僅具有車輛的使用權。個人消費市場萎縮嚴重,運營平臺成為整車廠的主要客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能源汽車必將以其獨有的創新科技、完善的服務體驗贏得人們的青睞
,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新霸主。
(新媒體責編:news2017)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