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順豐借殼上市當日漲停,總市值超過2300億元,掌門人王衛身價過千億,順豐是如何從一個6人小公司發展成如今規模?王衛在其中做出過哪些歷史性的變革?快遞會漲價嗎?央廣《王冠紅人館》為您深度解析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將展開怎樣較量。
一、事件——順豐借殼上市首日封板掌門人王衛躋身千億俱樂部
2月24日,順豐控股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上市公司名由鼎泰新材更為順豐控股,這也意味著國內速遞物流龍頭順豐正式登陸A股。當日上午11點左右,順豐控股股價漲停,到下午下午收盤時未打開漲停板,報收于55.21元,總市值已超過2300億元,其掌門人王衛的身價約為1300億元,躋身千億俱樂部,成為民營快遞業首富。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借殼的原因和種種股權結構的因素,目前順豐控股雖然有41.8億的股本,市值達到2307.78億元,但其流通股只有1.33億,僅占總股本的3.18%,因此當前強勢的股價并不是順豐順豐實際市場價值的反應,并且使其容易被爆炒。
根據鼎泰新材23日發布的業績快報,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這實際上就是順豐控股2016年的凈利潤。
在此之前,其他幾家已上市的民營快遞企業已陸續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申通快遞預計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38億元至12.51億元;圓通速遞預計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4.5億元;韻達股份預計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億元-12.2億元。順豐的凈利潤遠高于上述幾家。
二、解析——順豐牛在哪兒
·梳理:順豐創始人王衛發家史
順豐總裁王衛很年輕,1971年出生在上海,父親是空軍俄語翻譯,母親是江西大學的老師。而在王衛7歲的時候,舉家搬到了香港居住和生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香港有8萬多家制造工廠搬到珠三角地區,集中在珠三角的工廠就有五萬多家,這就形成了香港和珠三角之間一個是信件文件和貨運業務的暴增。
當時二十幾歲的王衛意識到這是商業機會,1993年3月26號,王衛跟著他父親借了十萬塊錢創業,在廣東順德注冊了順豐速運,當時他的公司只有6個人,所做的業務就是在深港兩地穿梭,幫人夾帶包裹、商務信函合同。
同時他在香港太子街波蘭街租了幾十平米的店面專門替企業送文件和送貨到珠三角。這個6個人的小公司采用了割價搶灘的策略,別人70塊錢背一件貨,王衛和他的小伙伴們就40塊錢背一袋貨,迅速吸引了大批的客戶,市場需求很旺盛。
幾年之內,這家小公司快速擴張,開始發展加盟商的模式。順豐當時每建一個新的地點,注冊一個新公司分公司就歸當地的加盟商所有,這一時期是順豐90年代的加盟商時期。
1997年,這時候的王衛在快遞行業可以說已經擁有一定規模了,基本上壟斷了所有通往香港快件業務。但在1999年,他接到一個投訴電話,而這通電話則導致了順豐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改變。投訴電話反映了當時順豐的問題,由于加盟模式推廣以后,有一些加盟商私自帶貨,私自攬業務。
一通投訴電話,讓王衛意識到必須強勢收權了。通過將近三年的時間,2002年王衛成功收權,順豐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并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將自身定位于國內高端快遞。
2003年,廣東成為SARS肆虐的重災區。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蕭條。王衛借航空運價大跌之際,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速遞企業,第一個將民營快遞業帶上了天空,這也為順豐速運奠定了江湖地位。
·安全快速保障,順豐做到了
順豐堅持直營的優勢顯而易見:其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其二,管理效率高,指令能快速下達傳導至各分支機構;其三,整體信息化水平較高,操作規范且投遞速度快。而其最大劣勢就在于直營的自有資金需求量大,管理成本高。
由于堅持直營和質量管控,順豐的快遞平均單價一直比其他競爭對手高不少,此前鼎泰新材的公告的材料就透露,2013年、2014年,順豐控股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23.73元、22.54元,遠高于同期同行業平均單價7.27元和7.49元。但是順豐速運從1999年收權以來采用的集中差別化戰略,在中高端市場占據絕對優勢,而其直營模式下良好的服務質量和市場控制力,為順豐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溢價,支撐了其較高的業務單價。
在國家郵政局《關于2016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的通知》中,快遞企業總體滿意度排名和得分前五名依次為:順豐速運(84.6分)、郵政EMS(80.0分)、中通快遞(76.9分)、圓通速遞(74.8分)、申通快遞(74.7分),順豐速運穩居第一。而在另一份國家郵政局《關于2016年快遞服務時限準時率測試結果的通告》中,民營快遞企業順豐速運成為了快遞服務品牌主要時限指標的標桿。
·維護員工利益的企業價值觀
2月24日,歷來低調的王衛在上市敲鐘的儀式上,出人意料地邀請了去年在北京被無良司機欺負的順豐快遞小哥。“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1年前王衛的沖冠一怒之言猶在耳畔、振聾發聵。如今被打小哥受邀現身敲鐘儀式,更彰顯出王衛關注基層、維護員工利益的大家庭式的企業價值觀,這也是順豐能夠吸引大批優秀員工的無形資本。
三、前瞻——資本化帶來更多可能性
·快遞行業“瘋長”資本化已是大勢所趨
全球年快遞量約700億件,中國就占了300億件,占全球快遞市場的四成左右,中國快遞業已經連續6年增幅超過50%。
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遞行業正朝著中高端化方向在發展,而高端化燒的就是錢,因此去年快遞行業紛紛上市融資,燒錢競爭,資本化已是大勢所趨。中通赴美IPO、圓通借殼大楊創世、申通借殼艾迪西、韻達借殼新海股份,國內快遞業第一梯隊公司除了順豐以外都完成了上市流程。再看第二梯隊,全峰快遞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已在上交所提交IPO申請,宅急送也公開表示過自身的上市計劃。
當初,2011年的王衛明確表示不愿意上市,稱上市就是“圈錢”。而今,行業格局及企業發展推動著他不得不邁出這一步。
首先,競爭對手先后上市,這是分分鐘重構整個快遞行業原有格局的巨大改變。順豐想要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取資本運作上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在這樣可以稱之為“瘋狂”的發展速度之下,企業的資金儲備非常重要,而僅僅以自有資金的方式發展,對于順豐來說恐怕太慢了。
尤其是順豐為了保持高質量運輸速度和效率,一直不斷采購飛機,而且還會在2020年建成屬于自己的順豐機場的燒錢目標下,融資是其必須跨出的臺階。
相比之下,截止到目前除了阿里支持的圓通之外,申通、中通和韻達還都沒有貨機這樣的重資產的投入。
可以說,王衛1993年、1999年、2003年帶領順豐一次次走在了行業前沿,而上市之后的順豐所募資的近百億資金將持續專注于干線網絡、航空機隊、信息平臺、冷鏈項目的建設,順豐在鄂州建立的航空樞紐將作為基點覆蓋全國的航空貨運網絡,未來將會為公司釋放更多的利潤。
四、總結——價格戰總會偃旗息鼓資本模式之戰已打響
近年來快遞行業的“野蠻生長”,導致快遞企業深陷價格戰泥潭,企業利潤率不斷下降,各家賺錢都不容易,再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在減弱,人工成本必然上漲,賠錢賺吆喝的價格戰或早或晚有耗盡再洗牌的一天。而如今國內大型快遞公司都已順利上市,行業佼佼者們的競爭不再是人海戰術,而已經演變成為了資本模式的大戰。當前中國快遞行業正走向成熟,還有廣泛的發展空間,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將由巨大的資本帶來。(央廣網)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