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農婦潘秀英三年前開始在安徽蕪湖南陵縣開發區一家企業打工。然而幾個月前,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務關系,她沒有得到任何補償,還被拖欠了4個月的工資。
這位初中文化的農婦只身與企業理論無果后黯淡返回老家南陵縣工山村,卻意外發現村里不久前設立了司法行政工作室。
村司法協理員向走進工作室反映問題的潘秀英詳細詢問了情況,并幫助她聯系鎮司法所尋求法律援助。
在律師的幫助下,潘英秀通過勞動仲裁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資,企業還補還她多年未繳納的一萬五千余元社保金。沒有吵鬧糾紛,也沒有去政府上訪,她用法律的武器維護了合法權益。
中國正在推進的司法行政工作室村居(村莊和社區)全覆蓋工程讓無數個潘秀英享受到身邊的法律服務。
“如果不是村司法工作室幫忙,我根本沒有力量讓企業支付工資和社保金。”潘秀英不無感慨地說。
百姓法律意識弱、相當部分群眾無經濟能力請律師、基層法律人才欠缺等是中國最基層的村居一級面臨的現狀。如何破解這些問題考驗著中國依法治國能否真正實現,關系著法律服務如何實實在在地幫助到每一個人。
2014年上半年,司法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就健全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等問題作出部署。
2014年10月,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則明確提出,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
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市、縣、鄉鎮、村(社區)四級司法服務機構已覆蓋至全省80%的地區。
同時,在江蘇、四川、甘肅等地,司法行政工作室均已逐步進駐村、居委會一級,為百姓提供家門口的法律服務,中國法治建設在最基層開始全面推進。
安徽省司法廳廳長洪禹候說,完善公共法律服務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和法治保障,是依法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的重要途徑,對于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目前南陵縣的178個村、居委會已經全面建成了司法行政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都有一至兩名司法協理員,他們由村里過去從事調解工作的人員經過法律知識培訓擔任。司法協理員和定點聯系到村的執業律師們一起,直接面對百姓,提供調解和法律咨詢、援助服務。短短半年時間南陵縣就解決了3000多件村級卷宗。
“以前村民有了矛盾糾紛常常輕則口角打架,重則可能發生刑事案件,在外面打工的人要討薪也常常選擇堵著政府的門上訪。”南陵縣司法局局長鄭松淼說,“現在司法服務機構為最基層的老百姓提供調解和法律援助,正在逐步改變百姓‘信訪不信法’的觀念。”
司法行政工作室還在監督基層政府依法行政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在2014年的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中,南陵縣各個村居的選舉方案、選舉程序等均在執業律師和司法協理員的監督和把關下運行,全縣換屆選舉前后沒有產生一起糾紛。
征地拆遷、土地流轉、招投標等等,如今村居這些重要的事務都要有司法服務機構全程參與和監督。
鄭松淼坦言,人們的法律素質低、法律意識弱,以及基層法律人才短缺是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以南陵縣為例,全縣55萬人口只有70多名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力量遠遠不夠。
“實現法治中國目標不僅需要在立法和執行上進一步探索,在最基層更需要讓人民信仰法治。只有百姓在生活中有問題就想到法,法治精神才真正深入人心。”曾直接參與中國多部法律起草工作的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記者蔡敏、朱青)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