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七號火箭發射升空,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應用和航天技術等多領域的實驗項目。此次“天舟一號”的發射,是中國航天精兵又一次吹響了“集結號”,它的發射是決勝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
事實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一共有4次飛行任務,已圓滿實施了3次。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的開局之戰。兩個多月后,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升空。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精確入軌并于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的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實施返回。第四次飛行也就是此次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發射,此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的收官之戰,對于空間站工程后續任務順利實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將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勝利完成“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步”任務,為空間站建設任務奠定堅實技術基礎。
作為中國首個貨運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的天舟一號,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飛向太空叩門天宮,這次叩門,也意味著中國建立首個有人空間站,已經有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有業內專業人士表示,隨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啟動實施,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將全面開展,由載人航天技術所引發的科技革命,將帶領人類進入全新的“太空文明”時代。可以說,航天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近年來,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航天已明確在確保航天型號任務的同時,加速推進軍民融合,促進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的總體思路。早在1997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就發起成立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起航天生物技術應用和航天醫學成果轉化的重任。該公司依托中國航天的資源優勢,以航天技術應用和航天醫學成果轉化為核心,走出了一條軍轉民用的航天健康科技新業態。
經過二十年探索發展,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在空間微生物發酵、空間誘變育種、航天醫學成果轉化等方面已具備良好的技術基礎,成功實現了航天生物技術應用的產業化、市場化,一大批具有航天特色的高品質民用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2017東方紅航天民用健康產業系列成果展示會在京舉辦,展示會集中展示了以天曲、宇航口服液、航天骨保護劑、天凈1號等為代表的大量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的航天技術轉化成果。這些“高大上”的航天技術逐漸進入民用消費市場,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在航天方面,中國對航天活動的投入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經濟、社會效益明顯,航天發展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航天技術應用的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航天高品質產品會走進百姓家庭,為服務國計民生做出重要貢獻。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