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財報的披露完成,上市的電企與煤企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數據顯示,一季度由于煤價漲幅較大,煤企實現翻身,18家煤企一季度業績集體向好,但38家電企中,16家電企一季度則陷入虧損,19家電企凈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重點發電企業煤電板塊已出現全面虧損。數據顯示,五大發電集團一季度虧損加劇,利潤同比下降119.7%。從去年開始,因為煤價高位,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在過去一年均出現營收、凈利雙雙下降的局面。只有國電電力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有小幅增長,超過九成的電企2016年凈利潤出現下滑。
煤炭價格上漲是造成煤電矛盾的重要原因。《2017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煤炭消費需求明顯好于上年同期,煤炭生產供應不足,電煤供應偏緊。電煤價格年初出現短暫回落,但回落時間和幅度均少于往年,2月下旬后再次上漲,作為煤市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3月底達到606元/噸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約60%。但電價卻沒能同步上漲,而且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未有明顯改善。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37家上市煤企均已發布今年一季報,除了安源煤業、安泰集團、*ST平能出現虧損外,其他都實現了盈利,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的就有32家,有8家更是凈利大增23倍以上,其中,平煤股份以近80倍的同比增幅居于首位,陜西煤業和冀中能源則分別大增70倍和67倍左右位于第二名和第三名,龍頭老大中國神華國際會計準則下凈利潤同比增長173%至129億元,高于公司此前的指引值50%,屬于煤炭業最賺錢的公司。有分析稱,煤企今年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已經達到了“煤炭黃金十年”的平均值。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針對當前電煤價格上漲造成發電企業虧損嚴重、電力行業產能過剩風險繼續積聚等問題,要在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同時,增加煤炭有效供應,督促煤電簽訂和履行電煤中長期合同,促使煤炭價格盡快回歸合理區間,減輕煤電企業經營困難。煤電矛盾加劇的情況下,國家發改委頻繁調控督導,近日組織10個工作組分赴20個主要產煤和用煤省區,對電煤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履約情況進行全面地梳理和督導。
4月以來,為緩解市場緊張狀態,國家發改委頻繁出手調控。繼4月上旬發布《關于加快簽訂和嚴格履行煤炭中長期合同的通知》后,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就開展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和履約情況專題調研督導進行動員培訓。目前由國家有關部委、鐵路總公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重點煤電企業以及第三方征信機構等組建的10個工作組開展,已相繼分赴20個主要產煤和用煤省區,對電煤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履約情況進行全面地梳理和督導。(孫麒翔 王子揚)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