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記者黃興 張璇)撕開筆記本電腦大小的紙箱,劃開封口膠帶,取出填充物……最后取出區區一小盒化妝品。一方面快遞行業井噴式發展,另一方面,“包粽子”式的包裝帶來海量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傷害更不容小覷。快遞包裝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亟待解決的問題。
“過度包裝”帶來百萬噸廢棄物 回收率不足10%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快速發展,快遞業呈現爆炸式增長。《2016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快遞服務企業2016年業務量達312億件,連續6年年均增長超50%。
快遞行業飛速發展,不可避免地消耗天量的包裝材料。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行業消耗99億個包裝箱、169億米膠帶……同比增長幾乎都超過四成。這些包裝垃圾可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膠帶總長可繞赤道425圈。
雖然快遞業務總量提升是包裝垃圾數量增加的直接原因,但“過度包裝”現象不容忽視。我們留意到,很多快遞包裝都是“里三層外三層”。但商家亦有苦衷。一位網店商家曾吐露心聲,雖然費錢費力,但為了商品的運輸安全,在包裝上不敢怠慢,還得“寧多勿少”。尤其是對生鮮、家具等易碎易壞物品,商家更是加倍包裝,有時包裝物重量甚至遠超商品本身。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說,每年由快遞包裹帶來的包裝廢棄物達到百萬噸。而這些包裝垃圾以紙張、塑料等形式為主,其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等。根據相關專家測算,生產1噸紙需砍伐17棵十年生大樹,生產1噸塑料袋需消耗3噸以上石油。
此外“過度包裝”更伴隨著高污染。以廣泛使用的透明膠帶為例,其主要材質是聚氯乙烯,需耗時百年才能降解。2015年全國累計使用膠帶169億米,其產生的污染可想而知。
由于目前尚無有效的垃圾分類與回收利用制度,包裝垃圾主要采用填埋處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曾現來表示,膠帶和塑料袋等較難降解,在大氣和水體中長時間留存會帶來污染,對其進行焚燒更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態污染物。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