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雜志訊(本欄記者 / 張鈺書)年輕的生命,是要在體驗過半晌酸甜苦辣咸、碰過壁受過創、狂歡落幕青蔥散場后的余溫中萃取精華,然后再出發、成長。有時候能讓你洗盡鉛華、讓你一如當初地愿意領略世間百態的,不是城市的高樓大廈喧囂繁華,還可能是大漠的風沙和破繭而出逆流而上的越野年華。
在闊地中風馳電掣,在沙漠里自由奔跑。噴射式的厚積薄發是狂野的亦是自由的,是沖破現實桎梏與枷鎖的心之所向,更是即便行路再難也決意“勇刺穿、敢跨越”的力量。不一樣的體驗、發現與征服,這種心境與其說是找尋,不如說是遲到卻未缺席的歸屬感。
我感謝
那些無畏的想法在我心里張燈結彩
每日的早晚高峰,一腳油門一腳剎車,靠著時速10公里甚至只靠怠速緩慢行駛的上班路上,昏昏欲睡,偶爾瞄一眼油表,看著蹭蹭上跳的油耗,有些“肉疼”。日復一日,恨不得會飛。雖然不能飛,但我知道在一個地方,在一件事上,可以實現我的“心飛揚”。沾沾自喜,我的生活,因為它變得精彩……
曾經,我試過很多種方式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大起大落”,覺得那樣才應該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可失敗了。我不會因為喜訊、某些事成功、達到目的或擁有了某些東西而歡天喜地;也不會因為壞消息、失敗或失去某些東西(當然,沒有上升到災難或天人兩隔的嚴重地步)而感到傷心難過。
事實證明,我是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也是個普通到極致的女子。穩定普通到“行尸走肉”一般。我不懂大多數人這些情緒的引出點在哪,更不明白這些情緒要來何用,個中的苦辣酸甜我一概不知、不明也不通,更不想嘗。我把正面的負面的情緒都埋藏起來,因為感覺無用,因為覺得浪費時間,久而久之成為習慣。不錯,曾經我就是這樣以為,以為我“零痛點、無喜感”,覺得一直要保持一個狀態,這個鎧甲會保護我不失望,不會被別人當笑話看了去……這便是我曾經傻傻的以為。但同時,在我為自己圈起的世界里,卻還有著看似另類的層出不窮的想法,近乎執拗、近乎瘋狂,不可思議。只怪當時的我并沒有太在意,閃過就算了,只是想法。
直到后來,在一次團隊活動中我才惶恐發現,以我現在二十八九歲的年紀,想要打心眼兒里融入團體的氛圍卻倍感無力是多可怕,也驚覺這般沉寂蒼白的日子根本不叫生活,只算活著,或存在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提醒自己。
好在,后知后覺總好過沒有知覺。
于是,那些經常閃現在我腦子里的想法們又開始張燈結彩,并且滋長了。說實在的,我感謝它們。
原力覺醒
發動機的轟鳴細膩地喚醒沉睡心靈
“嗡……嗡……轟……”要走不尋常的路,想看不一樣的景,有夢攔都攔不住。于是,我與霸氣的引擎初相見;于是,我開始觸碰越野車;于是,我成為了骨子里無不透露彪悍的越野人中的一員。
前兩年開始火爆各大網絡平臺的“阿拉善英雄會”想必很多人都有印象,看著畫面里越野一族在漫漫黃沙、渺無邊際的沙漠中狂歡,隔著屏幕好像都感受得到他們放松的、自由的感覺。
“L·L陸林俱樂部”創始人霍林對我說,“駕駛越野車在沙漠中的奔放感特別強烈,起初我被沙漠的‘熱情’吸引,但后來卻是被越野運動中的挑戰和比賽,還有越野車友的團結協作精神更深地打動了,再然后愛上,就離不開了。然后就有了這個俱樂部。這是一種無可比擬的滿足感。”他說,往后,你試試跟著越野的奔騰感去呼吸。那個時候你會發現連風都有與眾不同的味道,“當然,忽略飛沙。”他打趣道。
那一年,身為初級菜鳥的我跟隨著越野愛好者們一起去到了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總面積300平方公里,被譽為“八百里瀚海”的庫倫沙漠,橫貫庫倫旗北部全境,宏偉壯觀,綿延百里。那也是我第一次投進沙漠的懷抱。
為了適應和最高度地去匹配越野的性能,越野車通常會被改裝成手動擋。而已經太多年沒碰過手動擋車的我,在去到那里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練好切擋,判斷配合還有應急反應。那里沙丘流動,沙質松軟,一個不小心很可能發生危險。霍林說,“對你來說,切擋是融入越野的第一重挑戰。”
手套會影響手部敏感度從而造成錯誤打盤,所以我很少使用。不停地切換檔位、油離配合,我的手掌磨出了粗黃的繭子,連手指也常被磨出血泡,加上之前右肩的舊傷,偶爾往其中一個方向抬手發力的時候就會特別疼,刺骨的疼,鉆心的疼,經常會疼出一身冷汗。但神奇的是這一次我居然沒想過要半途放棄,也許是為能在風沙中呼嘯而過,也可能不只因為這些。
“幾個致命的危險你要一直牢牢記著!像在沖坡度較大的地界時,絕對不能有降檔動作。”霍林說,雖然可以保證車子轉速的高度和動力輸出,但也極有可能因為降了檔位的沖擊而導致車速被發動機壓制,那樣就失了速度,發動機的負載也會越來越大直到最終零轉速,到時候即便油門踩到底,也會直接造成熄火以及可能隨時陷車的危險。
事實上他說的這一點,我平常駕駛小轎車在上下班路上的時候也深有體會。常常會因為高峰期而車速不定,經常需要“伺機而動”,所以深一腳剎車,而后再狠踩一腳油門,這個時候我就會發現,轉數表針會瞬間降到很低,然后再“唰”地往上抬,明明才剛達到1800轉的車速(大概也就只有60公里/h左右),轉數卻出現了與即時車速極不匹配的2500~3000轉,然后再猛地降下來,這時車身會出現一下輕微的停頓感,接下來再給油門時車子提速明顯變慢。且不說經常性這樣隨意胡亂切換檔位的話,長時間下來會使車受“內傷”,從安全方面來說,在平坦的馬路都存在的危險,更何況是在不確定性強、又軟土的沙漠中。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在行駛中提前選好檔位,期間盡量不換擋,保持速度一致,保持慣性,最大可能爭取不停車一次駛過;若是必須換擋,那動作也一定要保證敏捷,幾秒鐘的猶豫都有可能把你置身險境。
再比如,“在流沙區反打輪?絕對不可以!”霍林說,到時候會像高速爆胎一樣,車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走斜線,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反方向打輪試圖要把車身扳正,其實這都是極其危險的,加之流沙無窮大的推力,車輛失去重心,會隨時翻車!所以我要做的是在沒人幫扶的情況下首先克服內心的恐懼感,然后“隨緣”,避開急轉彎,避免大開大合的油控,順沙勢把握住“靈動”的方向盤。當然,更不能隨意停車。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提醒我,“切忌貪戀美景忘乎所以!這很重要,但也特別容易被忽略。”置身無垠的沙漠,遠觀相似的沙梁沙丘:空曠,自由,天朗氣清,頭上是太陽的光芒萬丈,雖不刺眼卻亮堂堂地打在身上,眼底盡是相同模樣的沙漠專屬的奶粉般的“軟糯”……就因這感受太過美好,所以很容易使一個人產生安逸的想法,一旦“安逸”便會疏忽大意,殊不知,這一個掉以輕心,在實際上危機四伏的未知領域里才是最可怕的。別小瞧,了解了你就會知道“時刻準備著”真的是用來自救的。安全之余,才可以去感受沿途風景,記住,是安全至上、安全之余。
林林總總的每一條經驗總結,都可以無孔不入地滲入到你的身體里。這狂野強悍的行徑卻又好細膩,太清晰,霸道地喚醒沉睡中的你。
其實,這是越野賦予的霸氣。
唯“我”獨尊
即刻出發
曾聽人說,“越野是孤獨的,未知的信息太多,像開發商去拓展未來市場”“像科研工作者在探尋未知領域”。你必須努力地仔細評估每時每刻的環境變化,而這很精彩、很刺激,它給我們更多的是“反觀內心的成就感”。這話不假,但是,起初這些“被強迫出來的思考”很快就會被你所操縱的車輪所卷過的每一片黃土揚沙之氣勢所淹沒,一切在你足下,掌控的欲望呼之而出,相信我,你會從被動不由自主地習慣主動。
“沖大坡不降擋不停車”,似曾相識么?就是我們的生活。“你來或不來,我就在這兒等你”,艱難險阻橫在這,想跨過去怎會容易。那記住了,像霍林所說,“提前選好檔位不降擋,勻速保持慣性攀行。”
就像以前我認為很多東西無用、勿理,可棄之,后來才清楚遇到困難問題最無用的才是逃避。好事情要高消化,發現問題靠能力,解決問題要靠藝術!有這樣一段話,“孫武說‘三十六計走為上’,孫武說‘走為上是我的最后一計’,孫武說‘如果我的三十六計無效,則此題無解’。孫武很聰明,當無計可施,當窮途末路,他給自己留了退路——走。我們要不要和孫武一樣,‘打’不過就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繞路要走曲線,曲線便會偏離目標。‘走為上’是種聰明的逃避,你固然躲開了,但問題還在原地。也許只有在你逃到無處可逃的時候才會意識到,三十六計,你只用了一計。生活給了我們那么多選擇,逃避,肯定不是最好的那個。”
真正的成年人該是站在困難面前有能力分析然后解決問題,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迎戰,定方向定目標,選好了就朝著終點去的,最怕中途反悔猶豫。更重要是一切調整好,不急在一時。用做足最好準備的姿態、恒心去堅持。
“流沙區反打方向”耳熟么?平日里受了委屈或遭遇意外,不一定要使勁兒蠻干執拗到底,那沒有任何幫助。外界的不知名推力太大,大腿總會鉗制住胳膊,等頂到你失衡失重的時候,那滋味可不好說。不妨試著“順勢”,克服上涌的血氣和恐懼所激發的沖動脾氣。可隨波但不可逐流,這個時候一定要擺直心態控制足下,把握好事態中的方向盤,先順后慢離,逐步扳正才是正題。
為何要苦練掛擋?原因是在“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危險來臨時,熟練敏捷一氣呵成的動作會提早零點零幾秒為你保命……
這,是越野給予的強悍。
始于“皮囊”精于“骨肉”
激活全部
“不是每輛車都具備動力之尊的交叉軸,適當的動力輸出才是鍛煉技術的關鍵,動力太弱,會造成陷車,扭矩太強又會造成輪胎抓撓地面,失去抓地性。”霍林說。同理,壞消息或喜訊的最終目的都不是只讓你大悲大喜,而是適當,而是透過事實看本質,而是抒發情緒后以平衡心考量后面的繼續。當然就更不是讓你完全冷漠,以為抑制心情就可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直到現在,我的夢還在前行,還在繼續。現在,還敢說“零感覺”么?類似這樣的話在我的世界里已然消失。
見過了沙場廣袤無垠的恢弘,見過了大自然力量的永生,見過了大河山川磅礴的氣息;見過了駛在大漠里滾滾前行的車輪,見過了人車合一護你一路周全的車軀,見過了越野用獨特的、令人扼腕的強壯撫平你內心的恐懼、體內不安分的躁氣;也見過了它們溫暖你太過冰冷的憂郁感,捍衛你找尋自我的權利。走過、見過、體驗過,然后我知道了溫度。
我知道了這世上所有事物的源頭皆是每一個渺小個體的組合;知道了每一個大愛都是由一個個小愛搭建的;更知道人間美好是要靠每一個小思想、每一縷小溫度、每一條小生命激活、承載的。
懂得了“我一直哭,哭我沒有鞋子穿,直到有天我看到有人沒有腳……”我再也不是那個矯情地叫囂自己“不喜陽光,被太陽照的感覺對我來說會像是被人捆住了蒙上眼睛等待被屠宰的羔羊、像躺在砧板上的鯰魚、像被拍著X光照著CT的無處遁形、一切都被暴露得干凈徹底”的我。我悟出真諦。
生命,是既然存在了就去擁抱;生命,是懂得后依舊熱愛;生命,是為目標奮斗努力堅持之后得到反饋的幸福。生命,是你懂得了還不夠,你還有權利傳遞給別人。
我開始感受周圍人的體溫;傾聽陌生人的呼喚;當我再去幫助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時不會再覺得那只是出于我的教養和道德責任該做的,并不是太多情感;去動物救助站幫助“毛孩子”時不再只因為太過殘忍看不下去;也給自己接盤了更多從前選擇視而不見的挑戰。
畢竟,我們要的是生活,不光是活著。也許在外人看來,越野它太過龐大,甚至空曠到一無所有無邊無際,但在我們眼中,它含盡所有!
這是越野贈與的溫柔。
它不似F1方程式,干脆利落的場地賽和燃血韌耐的拉力賽擁有著絕對的速度與激情,它是用它獨有的“云淡風輕”實力證明破繭不只為成蝶,它告訴我們,強者不是世事不理和封閉孤寂,而是戰勝自己后的熾愛、敦厚和謙遜。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