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發布信息稱,質檢總局就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集體約談奔馳、大眾和通用三個品牌,要求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召回配備有缺陷氣囊的汽車,消除安全隱患。
然而快兩個月過去了,大眾、通用、奔馳仍未就安全氣囊問題有任何召回動作。
一方面在各種公開場合高呼中國市場乃未來成敗之地,極盡宣傳促銷之能事;另一方面對于召回隱患氣囊車型拖沓滯后,將成績和利潤置于中國消費者安全之上。近來,三大車企的所作所為頻遭國內消費者和業內人士的指摘。
高田“氣囊門”余震不斷
近年來,國內汽車召回愈發常態化。《證券日報》統計發現,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4家車企實施召回102次,涉及車型97個,數量達到1059萬輛。
有質檢相關負責人指出,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客觀上存在破裂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生產企業應切實履行召回主體責任,避免傷害案例的發生。
事實上,受高田安全氣囊事件影響,國內的汽車召回潮去年達到了最高值。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國內汽車召回總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同比增長103%。
而由于高田是日本公司,日系車企均“躺槍”。在去年國內汽車召回量前十名中,日系品牌占據六席,召回數量占了總數的六成以上。而在2015年554.9萬輛的召回汽車中,因高田氣囊召回的日系車就超過253萬輛。
在豪華品牌中,今年上半年,寶馬、勞斯萊斯、雷克薩斯、沃爾沃、保時捷、英菲尼迪等多個品牌在國內因安全氣囊問題實施召回,涉及車輛超百萬輛。
統計顯示,德系三強中寶馬召回最多。在今年2月6日,其對41385輛汽車發出的召回聲明中明確指出,該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
約談大眾通用奔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就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約談了奔馳、大眾和通用3個品牌,要求企業履行缺陷召回法律義務,消除安全隱患。
質檢總局指出:“大眾、通用、奔馳3個品牌8個生產者目前僅提出召回小批量車輛用于試驗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事實上,在質檢總局發布高田氣囊警示通告之后,有媒體曾報道稱大眾表示“將會就相應措施達成一致并盡快落實”,不過截至目前,大眾、通用、奔馳仍未就高田氣囊有任何召回動作。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召回總量最多的汽車企業當屬大眾汽車,召回數量為189.4萬輛,占據上半年召回總量的39.3%;而奔馳的召回次數最多,并且發生因同一問題多次召回的現象。
截至6月30日,除了5月份沒有召回之外,奔馳在其他各月份均有召回,召回次數高達13次。從召回原因來看,既有硬件方面的缺陷也有軟件方面的問題,比如轉向系統存在問題、軟件編碼有誤、車門以及前擋風玻璃等存在問題。
根據彭博社公布的美國6月份豪華車銷量數據,梅賽德斯奔馳以32輛的優勢險勝寶馬,蟬聯美國豪華車銷量冠軍;而在國內市場,今年前5個月,奔馳銷售整車25.19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36%。
作為中國高端汽車消費市場增速最快的汽車品牌,奔馳趕超速度實屬驚人。但“這種以犧牲產品質量來換取大產能、高增長的打法,勢必會造成生產經營管理把控不嚴。在中國市場獲取超額業績和利潤的同時,卻對于召回氣囊隱患車型如此滯后,實不應該”。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