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綠色低碳交通發展工作成效系列報道: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以綠色港航建設為抓手
持續深化港口船舶水污染防治工作
從基礎設施提升、源頭排放治理
接收轉運處置等主要環節發力突破
加強部門協同,開展執法整治
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治理
取得顯著成效
設施建設按下加速鍵
415個碼頭具備接收設施
按照《廣東省深化治理港口船舶水污染物工作方案》,廣東各地市制定了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目前船舶防污染設施改造已完成,348個內河碼頭、67個靠泊內河船舶的沿海碼頭具備接收設施。
截至今年9月,全省已配套建設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設施1320套,基本滿足船舶生活垃圾上岸需求。
(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設施)
今年第三季度,全省碼頭(內河碼頭、沿海碼頭)船舶生活垃圾接收量2103噸,環比增長超過70%。廣東省內河碼頭船舶生活污水接收量為2282立方米,環比增長54.3%,其中第三方接收量為1360立方米;沿海港口船舶生活污水接收量為9880立方米,環比增長44.7%。
源頭治理按下強化鍵
試行船舶水污染物港口免費接收制度
為了從源頭上杜絕船舶偷排亂排污染物的現象,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充分考察、多方調研,提出試行船舶水污染物港口免費接收制度,對船舶水污染物應收盡收。
(船舶污水接收轉運作業)
第三季度,全省內河港口免費接收船舶生活垃圾97立方米,環比增長259.7%;廣州、佛山、江門、東莞港部分內河碼頭免費接收船舶生活污水365立方米;沿海港口部分碼頭免費接收生活污水629立方米,有效提高了船舶合規排放污水的積極性。
污染監測按下快捷鍵
智慧平臺助力港口船舶水污染物監管
廣東省港口船舶水污染物監測平臺的船舶水污染物監測模塊可實現實時監測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作業全過程。平臺生成電子聯單供各環節監管部門查證,促使每單污染物的接收、轉運和處置全過程可監測、可追溯。
(廣東省港口船舶水污染物監測平臺界面)
目前已在監測平臺進行初始化注冊的單位包括船舶4166艘、碼頭547家、第三方接收單位92個、轉運單位15個、水污染物后方處置單位24個。今年以來,全省共完成4614條電子聯單,其中第三季度新增2089條,協同監管效果大幅提升。
違規行為按下停止鍵
開展聯合檢查執法重拳打擊港口涉污行為
廣東省交通運輸部門聯合相關主管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執法和集中整治行動。
2022年第三季度,全省各地共開展港口船舶水污染物專項整治行動18次,檢查船舶設施改造情況611艘次,檢查碼頭設施接收能力398家,對檢查發現的公示信息不明晰等問題督促限期整改。
省交通運輸部門聯合海事部門,查處船舶非法排放污染物違法行為25宗,查處其他涉污違法行為60宗,有力打擊了各類涉污違法行為。
下一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推動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
堅決打贏綠色交通的碧水保衛戰
(新媒體責編:wan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