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歲女性5年前參加豪華郵輪行程,航程中遇到了風浪,噁心嘔吐了一天;上岸下船后,走路就像在踩在泥濘地上,似乎會偏一邊,一轉頭或改變姿勢,眼前景物都會扭曲一下,特別是睡覺躺下或早上起床時,這種情況讓她痛苦不已。
一開始以為是「動暈癥」,但一個月后病癥持續,不得不常常臥床休息;奇怪的是,只要搭車走山路,病癥會大幅緩解,但下車后沒多久,病癥就會復發,索性當成「上岸綜合癥 」(Mal de Debarquement syndrome),無奈接受。
后來她因耳鳴的毛病就醫,順便提起她這奇怪的病癥,主治醫師、高雄的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著手檢查,快速轉動她的頭或請她躺下,都會見到她眼球在快速地旋轉與跳動,會持續一兩秒,屢試不爽,陳建志稱,"這原來是罹患了兩側全半規管耳石沉積癥"。在接受一次陳建志的兩側各六個方位的復位術后,病癥大幅緩解。一週后,再復位一次,病癥就完全消失了。
圖說:陳建志醫師解釋半規管耳石沉積癥并發上岸綜合癥之機轉。在船上,位于三半規管內之移位耳石被搖散,尚無病癥。上陸后,耳石下沉,并聚集成團,發生病癥。
陳建志稱,根據解剖,耳石位于橢圓囊內耳石斑上,一旦大量脫離,就會隨著內淋巴液回流,散落于半規管各處。由于患者搭船時,身體處于搖晃狀況,耳石均勻地散布在內淋巴液中。等到患者下船上陸,耳石因重力逐漸下沉,聚集成團,就會在患者轉頭或改變姿勢時,繼續帶動內淋巴液的迴流,扭動半規管根部壺腹內的頂帽,產生眩暈。一旦返回交通工具,耳石又被搖散,又暫時無法誘發眩暈。
下船或下車后數小時內,還會眩暈,尚屬正常;但若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很可能是"上岸綜合癥"。若確定只是耳石沉積癥作祟,只要扭動患者身體,根據眼震方向,判斷耳石走到半規管何處,再擺位,把耳石逐一轉回橢圓囊內,即可痊癒。
陳建志稱,全半規管耳石沉積癥往往續發于錯誤的耳石復位術,把原本只位于某一支半規管內之耳石,轉到其它半規管,造成複雜暈眩癥,有類似病癥者,宜先正確就醫。
(新媒體責編:wan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