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17年即將走入尾聲,再過14天就將迎來2018的新年鐘聲。對于全國接近千萬名私家車主來說,在新年之際將收到一個大大的紅包!
12月17日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停止征收成都市“五路一橋”車輛通行費的通告》,宣布從2018年1月1日零時起取消“五路一橋”車輛通行費。
無獨有偶,最近宣布將在明年起取消市內路橋收費的,還有武漢和重慶兩個城市。
11月27日,重慶市舉行主城區路橋通行費征收改革新聞發布會,宣布自2018年1月1日零時起,取消征收主城區路橋通行費。
重慶主城區內的路橋收費標準為每年2300元,曾被稱為“全國最貴路橋費”。
而在今年9月,武漢市宣布自明年起取消“九橋一隧一路”ETC收費。
根據新浪汽車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成都、重慶的私家車保有量分列全國第二、三位,分別為412萬輛和328萬輛。另外武漢私家車數量約為231萬輛。
如果按這三城私家車數量相加,意味著至少971萬車主從2018年起將省下一大筆路橋費,這還沒有計算摩托車主、大貨車車主等其他同樣需要繳納該項費用的個人和單位。
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中規定,利用貸款或集資建成的橋梁、隧道,市政主管部門有權在一定期限內向過往車輛收取費用,但收費用途僅限于償還貸款和集資,不得挪作他用。
隨著我國各地路橋設施建設的償貸周期接近尾聲,加之地方財政實力的增強,很多收取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費用也正逐步被取消。
三城明年起取消市內路橋費
17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公告宣布,自2018年1月1日零時起,停止征收成都市“五路一橋”車輛通行費。
成都市交委對四川新聞網記者表示,至2017年底,成都市將償清"五路一橋"項目建設的貸款本金和利息,因此按相關規定,將停止征收"五路一橋"通行費。對于提前繳納2018年度通行費的車主,可在各車管所、交警分局退費窗口和"成都交警"微信公眾號蓉e行辦理退費。
據四川省政府網站公告,成都市“五路一橋”工程是成都市三環路、人民南路南延線、成洛路、成龍路、老成渝路(成都至龍泉段)和火車南站立交橋工程,由成都市政府統一規劃,市區兩級政府分級建設,總投資70.73億元,其中納入車輛通行費償還的貸款為46.38億元。
五路一橋”原定收費截止時間是2022年12月31日,現在因貸款償還完畢,提前取消收費。
而根據華龍網報道,11月27日,重慶市舉行主城區路橋通行費征收改革新聞發布會,宣布自2018年1月1日零時起,取消征收主城區路橋通行費,繞城高速公路和6條射線高速將收取通行費。
實行主城區路橋通行費征收改革后,絕大多數車主通行費將低于目前年費開支,而對于極少數頻繁通行繞城高速及6條射線高速車輛的通行費支出,也將不會超過現行年費標準。
重慶市于2002年統一改為主城區機動車年費制,目前重慶主城區內機動車以年為單位,一次性繳納2300元的路橋通行年費,而主城區以外的機動車進入主城區時,則按次收費,標準是每天25元。
武漢市政府也于今年9月12日發布通告,宣布自明年1月1日零時起,停止征收該市“九橋一隧一路”ETC車輛通行費。
“九橋一隧一路”包括了武漢長江二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晴川橋、月湖橋、長豐橋、江漢六橋、武漢長江隧道、三環線道路。
1995年起,武漢市對貸款建設的城市道路橋梁隧道開始征收車輛通行費。2011年起,開始采用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
武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ETC通行費停止征收后,相關單位和個人的ETC賬戶余額將在明年1月至5月間一次性全額返還;對未繳清ETC通行費的車主,將按有關規定追繳。目前通行“九橋一隧一路”的車輛,仍需按規定繳納ETC通行費。
收費還貸將成歷史
國務院2005年8月頒布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九條規定,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對利用貸款或者集資建設的大型橋梁、隧道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向過往車輛(軍用車輛除外)收取通行費,用于償還貸款或者集資款,不得挪作他用。
而在過去地方財力不足的時期,收費還貸成為很多城市發展市內交通的主要方式。
重慶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就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在直轄之初,地方財力不足的情況下,采取貸款建設、租賃建設、收費還貸、以橋養橋、以路養路的市場化運作方式,以求推動主城交通發展。
據悉,重慶主城受長江、嘉陵江以及銅鑼山、縉云山、中梁山、明月山等自然分隔,形成了多區域組團式城市布局;并且坡多路陡、地質情況復雜,造成了重慶城市道路交通建設成本高于平原城市的特點。
收費還貸成為重慶持續推動主城區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式。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此前公開的情況,征收的主城區路橋通行費主要用于路橋的租賃費、路橋的維護管理費用和貸款的還本付息費用及其他費用等。
從2002年開始征收至2016年底,主城區路橋通行費累計收入241.1億元,實際支出總計357.3億元,其中:回購路橋隧支出130.9億元,利息及其他費用78.1億元。收支差額由重慶市財政資金支付。
而據法制日報報道,在長達十余年的時間里,重慶市民對征收該費用始終存有質疑,收費更加公平、公開、公正成為群眾的主要訴求。
沙坪壩區車主王某感嘆說,“雖然采取路橋費年費制不是毫無根據,但不管道路使用多少、不分使用情況,只按照統一的標準征收路橋費有失公平。”
▲重慶車主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板塊發言
重慶實行成品油稅費改革,然而燃油稅提高了,但原本屬于“費改稅”的部分并沒有從路橋費中剔除,車主認為按照統一的標準,采用“一刀切”的收費方式造成了重復收費。
在重慶市政府公開信箱里,關于路橋費征收標準過高的問題層出不窮,“路橋費減半”是大多數車主的訴求。他們贊成征收路橋費,但認為需要相關部門聽取民意后調整征收標準,而不僅僅是依靠行政強制規定。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院長譚宗澤教授認為,既然國務院同意收取通行費的目的是在于“還貸”,那么收取通行費實質上更符合經營性收費的性質,收費與使用之間存有直接的對價關系,有使用才有收費。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