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今年的主題是“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討論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給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目的在于探究中國汽車產業下一步發展戰略和措施。
新能源補貼提前退坡?
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后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退出,積分制度將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陳清泰則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中國純電動車現有的產銷規模是政策驅動的結果,不完全是市場驅動。如果政府補貼馬上撤掉,電動車市場會受很大影響。
對于新能源車補貼,汽車企業也有不同的看法。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表示,新能源車企業不能靠補貼續命。真正緊張的是小鵬、蔚來、威馬、漢能、銀隆、拜騰等造車新力量,他們要做中國的特斯拉——前提是補貼不能少。
記者發現,此次論壇,關于新能源補貼退坡的描述是“2020年會全面退出”,沒有提及“2018年提前退坡”。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要繼續完善政策創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會“明確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
插電混動更適合中國家庭?
扮演“鯰魚”角色的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論壇上,王傳福提出,插電式混動仍是私家車發展主流。王傳福提供一組數據:扣除掉A00級的低速電動車,再扣除掉純電動出租車和網約車,2017年,插電混動的占比高達67%,而純電動只占37%。2017年,插電混動能夠獲得補貼,城市不同補貼額度有不同,但整體而言,要大幅低于純電動。
換成是別人提出這一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驚訝。唯獨王傳福提出,讓聽者頗為驚訝。要知道,2017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11萬輛,再次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冠軍。王傳福是比亞迪的董事長,他的話不能全信。但汽車行業該不該豪賭單一的技術路線?引發業界廣泛的共鳴。長遠來看,新能源肯定是趨勢。但是,新舊能源的交替過程可能相當漫長,在這個漫長過程當中,存在各種變數。
另外,化石能源還有很長的生命力,頁巖油、可燃冰,新的化石能源不斷涌現。相應的,內燃機在相當長時期內仍是汽車的主要動力源,據美國環保署、博世等的預測,到2050年,傳統內燃機(包括插電混動)占比仍將超過80%。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