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化、城鎮(zhèn)化的高速發(fā)展,如今我國已經駛入汽車社會,迎來大眾的汽車時代。可以說,我們是以“汽車速度”進入汽車社會的。記得上世紀90年代末出國旅游時,在奧地利看到街道兩旁整齊排列的私家車,羨慕不已,心想,什么時候我們國家的人也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這么多私家車啊。沒想到,不到20年的時間,這樣的場景在我國已不足為奇,許多私家車已然找不到停車的地方。
曾幾何時的自行車大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為汽車大國所取代,的確超乎人們的意料,甚至讓人有些“猝不及防”。事實上,國民觀念意識、行為習慣、社會管理能力及水平的提升速度遠遠滯后于汽車發(fā)展速度。正像在“人人都有麥克風”時代很多人卻不知應如何發(fā)聲一樣,在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時代,很多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做個合格的司機。許多人是人雖進入汽車社會,但思維、觀念、習慣還停留在“馬車時代”,沒有同步養(yǎng)成汽車文明,明顯滯后于發(fā)展要求。
汽車社會,公民的法治觀念、規(guī)則意識、生命意識、責任意識都不可或缺,自律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手上掌握著對自身與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生殺大權的駕駛者而言,稍有疏忽便有可能釀成大禍,害人害己。所以,我們關注汽車社會中的問題,就此問題開展討論,就是想喚起大家對此問題的重視,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對策,并通過討論,提升公民素質,倡導汽車文明,補上管理短板,跟上時代步伐。
有數據顯示,近些年,因打手機、看手機造成的交通事故明顯上升,“低頭族”已成道路交通安全的新生隱患。如今,手機對國人生活的介入之深,有目共睹,最要命的是,許多人在馬路上行走甚至開車時,也會低頭看手機、發(fā)信息,有的開車人甚至還用手機玩游戲,接打電話更是家常便飯。這種缺少自制力、缺少規(guī)則意識的行為,顯然是與汽車文明背道而馳的。
眾所周知,注意力不集中、超速行駛是車禍產生的兩大誘因。接聽電話、看玩手機易分散人的注意力,疲勞駕駛也同樣讓人注意力難以集中。超速行駛則是開車人最易犯的另一大錯誤。許多人鐘愛汽車,不僅在于其速度帶來的便捷,還在于速度帶來的愉悅感、駕馭感。不少超速行駛的人,并非是有什么急事要去趕著辦,而是醉心于超速度產生的刺激感。但“車禍猛于虎”卻不是說著玩兒的。
其實,在車禍頻發(fā)的今天,要命的并不是手機和汽車,而是沒有養(yǎng)成汽車文明,即沒有自制力的、法律意識淡薄的、無視規(guī)則與生命的、不負責任且常存僥幸心理的駕駛員及出行人!所以,進入汽車社會的人們,如何在思維觀念、行為習慣包括規(guī)劃管理上“加大馬力、提速換擋”,值得認真思考。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