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列虛擬軌道列車亮相株洲
6月2日,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研制的“智能軌道快運系統(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ART)”(以下簡稱“智軌”)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首次亮相,這種融合了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勢的新型交通工具屬于跨界之作,顛覆了人們對于城市交通的傳統認識,為解決大中城市出行難帶來了新的選擇和體驗。
當天,株洲市人民政府宣布,由株洲市匯聚各方資源和力量,為智軌列車量身定做的全國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示范線路也將正式進入實質規劃階段,根據規劃目標,該條示范線有望在2018年投入商業運營。
“株洲不但要建這條線,我們還想把已經開發出來的,正在開發的有關新產品,盡可能在株洲首先建示范線,建一個軌道交通運營的綜合運營的示范城市。”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表示,這將大大保持和提升株洲市在全國軌道交通領域的地位,為株洲市打造智慧城市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車株洲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智軌列車項目組組長馮江華介紹,中車株洲所從2013年開始系統研究ART,此次展示的智能軌道快運列車為三節編組,長31.64米,寬2.65米,高3.4米。列車可以雙向行駛,最大載客人數為307人,滿載重量為48噸,最高運行速度為70公里/時;車輛采用低地板結構(小于330mm)方便乘客上下車。
智能軌道快運列車選用動力電池供電,使用快充鈦酸鋰電池,總配電度數為170度,滿載工況電耗為4度/公里,具有行駛超過40公里的能力。充電10分鐘,可滿載續航25公里。
智軌列車看似無軌,實則有“軌”,中車株洲所創新團隊自主研發的“虛擬軌道跟隨控制”通過車載各類傳感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線路,將運行信息傳送至列車“大腦”(中央控制單元),根據“大腦”的指令,在保證列車實現牽引、制動、轉向等正常動作的同時,能夠精準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實現智能運行。
同時,智軌列車采用類似高鐵的雙車頭設計,省卻了掉頭的麻煩。
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智軌列車設計最高時速同樣為70公里,但因為不依賴鋼軌行駛,一條運行線的建設周期僅需一年,能快速投入使用。另外,智軌列車還具有輕軌、地鐵等軌道列車的零排放、無污染的特性,并支持多種供電方式。
此外,由于采用高鐵柔性編組的模式,智軌列車還能根據客流變化調節運力,采用標準的3節編組時,列車可載客超過300人,5節編組時可載客超過500人,能有效解決普通公交車載客量小的缺陷,大大提高運力。
馮江華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地鐵造價約為4-7億元/公里,現代有軌電車線路造價約為1.5-2億元/公里,而“智軌”在與現代有軌電車運力相同的情況下,只需簡單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體線路的投資約為現代有軌電車的1/5。也就是說,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建設一條10公里的線路,“智軌”至少能節省10億元以上。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