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6屆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在本屆服貿會上舉行。北京市交通委介紹,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平臺)將推出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措施。
這是國內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市民綠色出行后,可通過高德、百度等平臺進行碳交易“變現”,獲得一卡通充值碼等獎品。活動將在中長期一直存在,以培養市民綠色出行習慣。
|
綠色出行里程可進行碳交易“變現”
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共同宣布,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平臺)將推出綠色出行激勵措施。
市民采用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出行時,應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進行路徑規劃及導航,出行結束后即可獲得對應的碳能量,可轉化為一卡通充值碼等有價值的獎品。
參與此次行動的市民需先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注冊個人信息,獲得個人碳能量賬戶。當市民采用步行、騎行的方式出行時,需開啟導航收集碳能量,碳能量以碳能量球的形式呈現,碳能量球將隨里程增長而不斷變大,行程結束后用戶可即時領取碳能量;若市民采用公交、軌道方式出行,系統將在兩天后自動生成碳能量球,市民可在碳能量球生成后7天內領取。
個人賬戶中的碳能量既可用于植樹、修橋等公益性活動,也可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內兌換一卡通充值碼、公共交通優惠券、購物代金券、網盤會員、視頻會員等激勵。
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將收集參與市民綠色出行所產生的碳減排量,到達一定規模后,作為綠色出行碳交易代表,將匯集的碳能量(1g碳能量=1g碳減排量)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在北京碳市場進行交易,交易所得金額全部返還用戶。
此外,出行服務平臺還將根據用戶參與情況(如每天簽到、使用下車提醒功能等)額外給予用戶獎勵。
綠色出行后可兌換一卡通充值碼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高德地圖中綠色出行板塊使用自己的手機號注冊信息后,接下來使用高德地圖進行公交、地鐵導航后,會得到碳能量。同時,用戶使用此前同手機號注冊的北京公交APP、億通行、一卡通APP等信息進行刷碼乘車后,也可以得到碳能量。乘客也可以輸入自己常用的一卡通賬號,使用實體一卡通卡出行,里程也會生成碳能量。
綠色出行獲得的碳能量將根據市民個人出行方式和出行里程,根據《北京市低碳出行碳減排方法學(試行)》要求綜合計算確定。
根據碳減排計量折算方式,每千克綠色出行減排量價格0.06元,一個通勤族按每天出行20公里計算:地鐵出行可減排4.7千克,折合0.28元;公交出行可減排3.8千克,折合0.22元;騎行可減排5.3千克,折合0.32元。
按照對應的金額,市民可以在高德地圖或者百度地圖平臺兌換禮物。比如,在高德地圖能量兌換禮物的欄目中,兌換100元北京一卡通充值碼需要500千克能量球。
每天引導20萬人次使用公共交通
北京市交通委科技處處長葛昱介紹,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部分市民將從自駕逐步轉換為綠色出行。預計引導用戶從自駕轉為公共交通出行的轉化率為5%,即20萬人次/日。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表示,MaaS平臺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了覆蓋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全綠色出行方式的低碳出行碳普惠模式,使個人綠色出行碳減排參與碳交易成為可能。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北京MaaS平臺與綠色出行碳交易激勵措施的應用,是推動綠色出行的又一實踐,未來高德地圖將通過產品和技術持續創新,不斷提升市民的綠色出行體驗,鼓勵更多用戶選擇綠色出行。文/本報記者 劉洋
相關新聞
本月將新增8條“通學專線”
昨日,北京定制公交作為一項重要互聯網新技術影響下的創新成果亮相。預計到本月底,北京定制公交將針對大中學校新增8條定制公交通學線路,為家長接送學生提供方便。
北京定制公交負責人、啟迪出行總經理孟偉介紹,8月31日,針對開學季北京定制公交率先和北京八中聯合推出6條通學線路。“開學一個星期以來,我們收到跟通學專線相關的需求數千條,覆蓋到的學校80多所;需求主要集中在海淀、西城區及通州等區域。目前,已經有14條線路達到開行條件。預計本月北京定制公交將針對學校開行8條通學新線路。”
定制公交由家長、家委會、學校發起,線路成行后,接送學生的家長可為本人及學生購票。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小學生須有家長陪同坐車。針對中學學生,則一車有至少一到兩名家長陪同。
通勤族也可以通過北京定制公交小程序進行預約,選擇定制公交。孟偉介紹,預計到年底,北京定制公交將試點在望京等人員密集區域開通區域巡游小巴。“說直接點,可以叫做動態公交。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預約,或者幾個人一起叫車,系統會形成一個新的線路,在不同的公交車站接送乘客。”孟偉說。
同時,今年北京合乘公交業務也將進行升級。乘客可按需設置自己的臨時出行需求,湊夠一定的人數即可成行。目前,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均有合乘公交服務,市民可以選擇合乘公交定制線路,滿3人即可成行。
此外,為方便火車站等大客流區域的旅客出行,合乘公交擬推出5公里范圍的疏散服務,將火車站到站乘客盡快疏散到周圍的商圈或居住區。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