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寫字樓、機關單位夜間空閑車位錯時共享,解決居民停車難,這樣的共享停車位越來越多。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年本市持續推進支路以下道路停車改革,開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截至10月底,城六區和通州區共協調新增萬余個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位。2021年,本市還將全面開展停車設施登記調查,同步推進公共停車場動靜態數據接入和車位共享。
有償錯時共享停車
緩解居住停車難
根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北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建筑的停車設施在具備安全、管理條件的情況下應對外開放,并實行有償使用。2020年市政府民生實事提出,要開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緩解居住停車難。
“為推進這項工作,各區、各街道通過停車調查摸清資源底數,推進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在轄區內調配停車資源,千方百計緩解居住停車難問題。”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城六區和通州區共協調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位萬余個。
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發現寫字樓地下停車場夜間空閑率較高,相鄰小區車位供給嚴重不足,經過政府協調,實現了寫字樓與居民的錯時共享;密云區協調機關單位向居民開放錯時共享停車,已有近百戶居民的車輛停放在區政府、區大劇院、區圖書館等單位停車場,實現了機關大院與居民的錯時共享;豐臺區在企業開發的手機APP和信息平臺上,發布錯時共享信息,錯時共享供需撮合變得更加便捷有效。
建設統一
停車設施空間數據庫
統籌利用好路外停車資源,停車設施登記調查是基礎。市停車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建設統一的停車設施空間數據庫,市停車管理中心與市測繪院信息中心依托現有現狀數據底圖,結合各街道反饋的實際現狀,形成區、街道、社區、地塊四級地塊底圖,制定待登記地塊清單臺賬。
街道通過地塊清單臺賬,再組織停車設施設置單位在地塊上逐一標注停車場信息,提高停車設施登記覆蓋率和準確率,且登記的停車場現狀信息又能與地塊上建筑物樓棟數、居民戶數、常停放車輛數對比,為規劃、建設提供依據。
目前,八里莊街道已經形成停車設施“一張表”,通過登記調查,八里莊街道共有80個停車場,2.6萬個車位,比上一輪停車普查多出7000個車位,主要為小區和臨時用地挖潛新增車位。停車資源分布還實現了“一張圖”,橙色的是道路停車、藍色的是備案經營的公共停車場、綠色的是專用停車場,所有停車資源均落于電子地圖,未來還將用于停車誘導。
明年推進公共停車場
靜態數據接入和車位共享
2021年,本市還將全面開展停車設施登記調查,同步推進公共停車場動靜態數據接入和車位共享。除了掌握居住區停車位的數量,這次登記還將調查居住車位的使用情況,以及街鄉鎮通過有償共享、道路居住停車認證解決了多少居住停車。
“摸清了停車底數,街道可以在街區更新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多配建一些停車位,或者臨時調整用地規劃補建一些車位。對于小區地下明明有空閑車位,周邊道路亂停車較多的,執法部門可以加大執法力度。”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如果居住區停車位得到規范管理,有償錯時共享停車以及挖潛補建停車設施把基本居住停車滿足了,辦理了道路居住停車認證的車位就可以逐漸退出,還路于行。
今年,全市還將在東城、西城、海淀等區選取部分街道,繼續開展停車設施登記試點,完善登記實施指南和調查底圖編制手冊。2021年,全市16個區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將全面組織開展停車設施信息報送工作,屆時,全市的道路停車、公共停車場和專用停車場的停車設施都將錄入到全市統一的停車資源平臺,摸清停車底數,推動停車規劃、建設、使用、執法的“一張圖”管理。
明年,按照停車條例要求,還將推進停車誘導系統建設,全市備案經營的公共停車場要將車位實時動態數據接入區域停車誘導系統,并統一到市級停車資源平臺,與從事停車信息服務的經營者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向社會發布公共停車場車位使用狀態情況,大力推動公共建筑配建停車場或公共停車場有償錯時共享,盤活各類停車資源。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
昨天,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在京開幕,同期召開國際停車北京峰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市正在推進多個立體停車樓項目建設,其中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將于本月完工,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在“回天”地區,“舉起”大公交的智能立體車庫正在建設,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停車場平改立,把車停上樓,成為本市解決停車難的重要手段。北京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預計11月底前完工,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
這處停車樓位于北京南站西北角,在原來平面停車場位置建設,停車樓5層樓高,由于頂層也能停車,實際可停放6層,啟用后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據介紹,從停車樓出口到北京南站,步行只需要5分鐘。此外,該停車樓還可提供車位查詢、共享停車、預約等一站式服務。
為了解決南站周邊老舊小區停車難,該停車樓部分車位還將在夜間非高峰時段,向周邊居民錯時共享。據了解,目前已有一百多位周邊居民登記了夜間停車需求。
此外,同仁醫院亦莊院區地下立體車庫也已經主體完工,總規劃車位數1449個,預計今年11月投入運營。
同樣在“回天”地區,該公司建設的回龍觀智能立體公交車庫項目,還將“舉起”大公交。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昌平區回龍觀鎮,在龍域北街與龍域東二路之間,總建設用地面積為8000平方米,建筑層數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設計擬建公交車停車位81個。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