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省政府印發《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在統籌部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及社會治理數字化等各方面任務的同時,啟動實施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核心技術突破、智慧交通等20個重點專項行動。
一年時間過去了,重點專項行動進展成效如何?本報即日起推出《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重點專項行動進行時》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日前,第23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暨技術產品展示會在蘇州盛大開幕。展示會上,來自我省的高速公路智慧管理與服務系統、車路協同系統、基礎設施健康云網監控系統等受到參展行業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這是我省智慧交通系統不斷得到業界認可的一個典型表現。
《河北省智慧交通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等重大戰略機遇,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聚焦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等重要領域,以試點示范為抓手,著力實現重點突破。按照行動計劃制定的目標,我省智慧交通建設成效明顯。
構筑數字暢聯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近期大風、沙塵天氣比較多,但是依托全向雷達等設施,我們依然能夠實時掌握道路上行駛車輛的行駛速度、軌跡,更好地為過往車輛提供服務。”近日,提到延崇高速河北段運行情況,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如此介紹。
作為延崇高速河北段智慧公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他們建成投用全向雷達管理平臺,不受雨、雪、霧等影響,能夠實現對車輛實時跟蹤、監測。
該平臺只是延崇高速智慧高速建設的“冰山一角”。目前,延崇高速河北段正在開展智慧公路試點建設,針對項目橋隧比高、氣候變化大等特點,技術人員結合冬奧會交通保障要求,進行車路協同一體化感知融合和車輛時空軌跡重構技術應用等服務冬奧會的智慧高速關鍵技術研究。
“我們以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主線,不斷提升運營監測、應急指揮、信息服務能力,從安全、效率、服務、綠色四個維度,著力解決‘行、看、聽、感’四方面出行需求。”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主任于建游介紹。
“當今,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交通運輸相結合,產生了不少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甚至新產業。”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處處長趙朋介紹,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推動我省交通運輸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呈現出諸多新的現實場景:智慧公路和智慧港口建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效,自動駕駛加快布局,研發和測試能力不斷增強,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業態不斷涌現。
目前,交通運輸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領域。依托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我省正在重點圍繞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開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在智慧公路方面,我省正大力推進車路協同等設施建設,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建設監測、調度、管控、應急、服務一體的智慧公路云控平臺。
在智慧港口方面,我省不斷利用區塊鏈、電子標簽技術,建設一體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港口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在大宗貨物和危險貨物等重點作業區域部署感知設備、傳輸網絡,加快港站智能調度、設備遠程操控、智能安防預警和港區自動駕駛等綜合應用。
趙朋介紹,為鼓勵創新,我省將健全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化互動機制,推動將交通運輸新基建先進技術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規范;持續推進京津冀區域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公路和雄安新區智能交通標準體系編制工作,并力爭將有關地方標準納入國家行業標準系列。
打造區域協同的運輸服務網絡
構筑數字暢聯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基礎上,我省也在不斷打造區域協同的運輸服務網絡。
走進河北省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張家口分中心,只見“兩客一危”車輛、市區公交車、出租車、高速公路等數據信息在顯示屏上順暢切換。
“系統切換到市區公交車界面,我們就能清楚了解市區所有公交車的運營分布情況及運行軌跡。”該項目負責人張帥介紹,若鐵路出現大客流情況,公交和鐵路可實行聯運,及時有效疏解客流。節假日期間通過大數據監控和對客流高峰的預測,能夠提前指導運輸企業籌備好公交車輛,確保運力供需基本平衡。
對營運車輛進行監管,是該中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顯示屏,駕駛員當前行為、車廂內乘客、前方路況等一覽無余。管理部門可以實時了解車輛行駛的全過程信息,從而形成動態安全監管過程閉環。
將新基建與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結合起來,我省正在重點建設智慧客運樞紐、智慧貨運樞紐等,將新基建外化為交通運輸服務能力提升的高效助推器,建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智慧客運樞紐方面,我省將以雄安高鐵站綜合客運樞紐、容東片區城市交換中心、啟動區組團型智能化公交樞紐為試點,推進樞紐智能化升級改造,部署人臉識別自助購取票、智能安檢、智能檢票、上車引導等設施設備,構建公路、水路、鐵路、民航一體化銜接的全程電子化服務體系,實現全交通方式動態導航、跨方式出行規劃,聯程客票代購等“一站式”出行服務。
智慧貨運樞紐方面,我省將在雄安新區容東分撥中心推動園區開展數字化倉儲管理,實現貨物分揀及存取自動化;積極開展車貨自動匹配、裝備智能調度、設備設施智能管理等智能化應用。利用二維碼、大數據等技術,提供跨方式、跨區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務。
完善多網融合的交通通信網絡
多網融合的交通通信網絡正在不斷完善。
一輛無人集裝箱卡車裝載著剛剛從貨輪上卸下的集裝箱,自動向碼頭堆場駛去,完成停車、卸箱等一系列操作后,卡車自動行駛回原始位置……這是近日記者在唐山港京唐港區智慧碼頭看到的場景。
2019年以來,唐山港集團以科技創新提升口岸綜合服務能力,借助5G網絡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環保、高效的智慧港口。目前,該港口通過工作人員遠程操控系統實現了集裝箱卡車自動行駛、碼頭堆場自動卸箱等港口貨物處理工作。
港區工作人員介紹,與傳統集裝箱卡車裝卸運輸相比,無人集裝箱卡車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由于港口復雜環境帶來的人身安全等問題。
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玉龍介紹,多年來,我省港口堅持科技興港,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港航領域的應用。“十三五”期間,全省港口在信息化建設、科技創新方面累計投入15億元以上。
促進運輸服務網絡與多種網絡融合,包括智慧港口建設在內,我省不斷推進5G、北斗系統等先進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數據云控平臺。
據介紹,5G等寬帶通信網絡方面,我省將逐步在高速公路重點路段、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港口等實現固移結合、寬窄結合、公專結合的網絡覆蓋。推動現有交通行業專網和多張行業網整合成一張結構合理、標準統一、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交通行業專網。
北斗系統應用方面,我省將推動在長大隧道、港口等重點區域建設北斗衛星定位增強基準站,實現對運載工具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提升對交通基礎設施技術狀態、交通運行、突發事件、周邊環境的監測預警能力。同時開展ETC與5G、北斗自由流收費兼容試點,鼓勵北斗技術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的試點應用。
按照《河北省智慧交通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我省將基本建成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體系,實現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基礎集約化、行業治理現代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隨著我省交通運輸新基建的不斷推進,京雄高速河北段等智慧高速將建成全國領先的樣板路;雄安高鐵站綜合客運樞紐、容東片區城市交換中心、啟動區組團型公交樞紐的智能化服務體驗將大幅提升;唐山港、秦皇島港、黃驊港等大宗散貨碼頭智慧化水平將居于全國前列;5G、物聯網、交通專網、北斗等多網融合的交通通信網絡將廣泛覆蓋、深度應用。”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谷說。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