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并舉城通暢
對一個城市的百姓來說,道路交通是否順暢與生活幸福指數息息相關。
地鐵2號線首通段開通試運營;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昌九快速路一期主路、黃家湖立交接連通車;紅谷隧道建成通車……快速化、立體化、環線化的交通格局,讓南昌的交通“開掛”了!
一年來,我市堅持建管并舉,強力推動交通發展,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交通的巨變不斷為百姓幸福“加碼”。
快速路建成網 城市更通暢
6月2日,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滕王閣——生米大橋)通車;6月30日,昌九快速路改造一期主路正式通車;7月5日,黃家湖立交、怡園路立交部分匝道開放;7月7日,紅谷隧道建成通車;11月底,沿江北大(微博)道雙向6車道全線通車……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一個快速化、立體化、環線化交通格局正在南昌悄然形成。
近年來,我市快速推進“十縱十橫”快速路網建設。目前,生米大橋西延、昌南大道東延、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九洲高架快速路、昌九快速路改造一期、沿江北大道快速路等10余個項目已竣工通車。前湖大道快速路、前湖立交、南外環高速公路、洪都大道快速路改造等項目正加緊推進,大部分工程將于今明兩年陸續竣工通車。
35歲的蔡女士家住老城區中心地帶,上班地點則在紅谷灘新區,兩地相距大約10公里,以前她開車上班路上一擁堵就怕會遲到。“現在過江我可以選擇走朝陽大橋,也可以走紅谷隧道,再也不怕上班遲到了。”蔡女士開心地說道。
過江橋隧,實現老城、新城共同繁榮。2017年7月7日,國內內河規模最大沉管隧道——紅谷隧道開通試運行,極大提升我市過江通行能力,加速“繁榮新城、復興老城”步伐。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已建成6座跨江大橋、1條跨江隧道。跨江通道的發展,使南昌由“濱江時代”走向“跨江時代”,引導“一江兩岸、雙核八片五組團”城市空間格局加速成型。
地鐵實現換乘 出行更便捷
2015年12月26日,南昌地鐵1號線開通,南昌正式邁入“地鐵時代”。今年8月18日。地鐵2號線首通段開通試運營。南昌地鐵進入“換乘時代”。
作為興城市、惠民生的重要一環,地鐵的加入,讓南昌交通接駁系統進一步完善,讓城市生活與地鐵出行“無縫對接”。短短的兩年時間,南昌地鐵已運送乘客超過1億人次,日均客流量達22.69萬人次。
28歲的陶女士是南昌地鐵的忠實“粉絲”。“以前很羨慕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大城市繁華便捷的交通網絡,一直就很期盼自己的家鄉也能早日通上地鐵,沒想到這個愿望這么快就實現了。”陶女士告訴記者,自從有了地鐵,無論是日常的上下班還是周末的出行逛街,她的首選就是地鐵出行。
“地鐵,是主要的公共交通之一。地鐵出行讓生活更便捷、更快速、更環保。”陶女士說,幸福穿梭的地鐵,讓英雄城更加宜居、更加美好!
增設公共停車泊位 停車不用“搶車位”
12月8日上午,市民江先生駕駛一輛白色的小轎車緩緩開進了子固路(鐵街口)機械智能化停車樓。停好車后,江先生下車來到停車樓門口領取停車卡。隨后,這輛汽車“搭乘電梯”穩穩地停在6層的空位上。“一分鐘都不到,真快,真方便!現在有了這個停車樓,開車來附近辦事比之前方便多了。”江先生說。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機動車達108萬輛,停車泊位僅52.2萬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7.3萬個,停車難問題凸顯。老城區寸土寸金,停車難現象一直困擾市民出行。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機動車泊位13萬余個,居民小區周邊有剛性停車需求的背街小巷,人性化設置機動車停車泊位4700余個。“我市將努力落實21415個泊位的公共停車場建設任務。”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推動協調落實公共停車場建設用地和規劃審批,推動出臺獎補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停車場建設。
開“良方”治“堵點” 讓南昌道路更通暢
在大手筆投入完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同時,我市注重從百姓身邊的“小事”入手,精準施策治理45個城市道路交通“堵點”,讓老百姓回家的路更順暢。
日前,我市梳理了城區45個交通堵點并開展專項治理,進一步推動城市交通秩序好轉。記者了解到,45個交通堵點分為管理問題、工程項目和論證項目三大類,涉及綜合整治、消除瓶頸、交通設施改造和信號保障等,包括交通護欄、軌道圍擋整治,公交線路調整、園林綠化遷移、管線遷改等方面內容。管理類交通堵點,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優化交通管理,通過優化堵點周邊道路交通組織、增設和調整道路交通隔離設施、調整施劃交通標線和路邊停車泊位、清理路口(邊)停車等措施,緩解道路擁堵;工程項目類交通堵點,相關部門將對道路設施欠缺、功能不全的問題,采取工程項目手段,通過實施道路渠化、綠化遷移、管線遷改、增設或拓展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等措施,使道路功能得以完善,交通效率有效提升;論證項目類交通堵點,相關部門將針對道路設計缺陷、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補齊交通短板。
“破除交通堵點,我們將采取綜合措施加以治理。當前我們重點要解決30個管理類的交通堵點問題。”市交通堵點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春節前,將確保涉及30個管理類的交通堵點問題全部治理到位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