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交通文明指數屢創新高,無疑反映出了城市交通文明水平的不斷向上。深圳的交通文明,也在不斷跟隨文明城市建設的步伐,成為了深圳城市形象的一張重要名片。
根據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編制的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數顯示,深圳市1月份城市交通文明指數為85.37分,比上月增加0.04分,比上年同期增加2.35分;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進步指數為0.77%。
作為擁有千萬流動人口的城市,深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生生不息。據統計,深圳每天約有900條公交線路投入營運,450萬人次乘坐常規公交;1.8萬余臺“的士”奔跑忙碌,150萬人次搭乘出租車出行;還有超過50萬輛的共享單車分布大街小巷,為近260萬人次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務。形形色色的公共交通工具,成為深圳街頭流動的風景線,更是展現深圳文明的窗口。
其實,交通文明不僅僅關乎自己的文明,更關乎社會安全,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離不開人們文明交通的觀念和習慣,深圳交通文明背后是深圳整體高水平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程度。有文明市民,才有文明城市。深圳文明城市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口號和數字上的,更是每一位市民將“文明深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家既感受著深圳的文明與人文,又樹立主人翁意識,用實際行動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文明交通的維護者及文明創建的參與者。
面對極大的交通運行壓力,守法、文明、有序的交通出行顯得尤為重要。行車雖慢,駕駛秩序和規則不能亂;停車再難,妨害他人的處罰要從嚴。城市交通,是大家的交通;城市順暢,需要每個人的擔當。規矩養成文明,文明帶來秩序。文明出行既是交通安全的需要,也是交通秩序、文明的需要,更是城市文明的需要,一個人在交通文明行為方面的提升,更能帶動他在城市文明中的進步。
當然,交通文明水平的進步也離不開作用精準的法律法規與強有力的執行。深圳交通管理在打造文明出行新規范上,真正實現了交通文明全民參與的良好示范。近年來在深圳陸續推行的禮讓斑馬線、拉鏈式交替出行、禮讓救護車,及黃方格讓行等措施,就很好地實踐了人車安全行駛的有序通行原則,在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絕大多數市民的出行順暢。
以去年在網上刷屏的深圳司機于交通高峰期避讓救護車一事為例,主動避讓救護車,確是每一位駕駛員應盡的義務,但在具體的情境中,究竟應當如何避讓救護車、如何界定有沒有及時避讓等問題卻仍有爭議,有的地方因未及時避讓救護車導致悲劇發生的事也偶有發生。而深圳司機的文明養成,與這座城市人性化的制度保障密不可分。2014年于深圳率先實行的救護車“無憂避讓”免罰機制,使因避讓救護車而違章的司機不必耗費精力另行申訴,從而打消司機們的后顧之憂。文明既需要人的自覺,也需要制度營造催人向善的良好氛圍。
創新執法手段、方式,加強整治監督的目的是希望行人和車輛都能養成遵章守紀、文明出行的習慣。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只是點,宣傳和教育才是面。立法和執法既嚴苛又充分體現了人性化,重罰、引導與教育的結合,正是培育城市交通文明的肥沃土壤。深圳城市交通文明指數屢創新高,無疑反映出了城市交通文明水平的不斷向上。深圳的交通文明,也在不斷跟隨文明城市建設的步伐,成為了深圳城市形象的一張重要名片。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