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交通總體發展水平西部領先,邁入交通大省行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省又響亮地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省”這一目標。
從昔日的“蜀道難”到如今的通江達海、大道出川,“蜀道通”“蜀道暢”的夢想正變為現實。
近日,本報記者分別走進樂山、宜賓、內江,帶你感受我省交通發展新跨越。
市州新詞
交通會戰決勝年
【新詞掃描】
2018年是樂山三年交通大會戰決勝年。自2016年起,樂山打響三年交通大會戰,加快以“一航兩環三鐵四快速五高速”為重點的交通工程建設,確保三年內完成交通建設投資600億元的目標。今年,樂山在交通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的基礎上,強調“內外兼修”,踐行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提升交通發展為群眾帶來的幸福感。
本報記者 吳亞飛
“鐺鐺車”+菜農專車
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一線行走】
今年春節假期,到樂山旅游的貴州游客王瀟,一下高鐵就奔向高鐵站外的“鐺鐺車”。“早就想來體驗一把了,坐著復古‘鐺鐺車’,看大佛逛峨眉,既便利又有特色。”
如今,在樂山城區,車頭上印有“嘉州號”字樣的“鐺鐺車”已成為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去年起,樂山交通部門將“鐺鐺車”、海豚車等48輛純電動新能源公交,優先配置到旅游線路,實現高鐵站以及兩大景區間的無縫換乘。
除了旅游線路,樂山交通部門還從居民實際需求出發,推出系列個性化的公交車和特色公交服務。
在離主城區10多公里之外的市中區關廟鄉,每天清晨6點半,一輛標有“菜農專用加班車”的5路公交車都會從這里出發。
樂山市公交總公司總經理李有全介紹,從關廟鄉至樂山城區乘公交車用時約1小時。過去,關廟鄉進城賣菜的菜農5點多就要起床準備。由于菜農背篼所占空間大外加又趕上早高峰,菜農進城很不方便。為此,樂山交通部門開通了接送菜農的專車,每天提前半小時發車,讓他們進城賣菜“不打擠”。
此外,樂山部分區縣及城鎮郊區還推出了“招手即停公交”“直達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務,滿足乘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樂山交通部門不但設置專人收集群眾相關意見,還公開聘請了30名公交車、出租汽車服務質量監督員,建立監督員微信群、QQ群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直接對話,傳達民聲民意。
【延伸對話】
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 何金文:
經過兩年的發展,樂山交通版圖擴增,大城市“交通骨架”日益豐滿,交通投資穩增長任務全面完成。
2018年,我們將在繼續推進交通項目的基礎上,樹立了“交通為民”“交通便民”“交通惠民”“交通利民”的發展思路,具體來說,就是要優化完善交通布局,做深做細交通服務功能。
為此,我們將多措并舉,全面服務城鄉居民出行:一是強化“交通+旅游”產品供給;二是提升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引導各鄉鎮建設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三是聚焦“四好農村路”民生工程。
市州新詞
交通強市
【新詞掃描】
今年初,在宜賓市委確定了“565”總體謀劃。其中,加快建成更具戰略地位的交通強市成為重要目標之一。2017年,宜賓市新機場遷建項目加快推進,成宜高速開工,高鐵項目捷報頻傳。
□本報記者 黃大海
公路+港口+航空
擴展城市“朋友圈”
【一線行走】
2月28日,在宜賓市翠屏區和宜賓縣交界處的成宜高速施工現場,60多名工人正在做機器檢修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預計兩天之內開始施工。
“目前在做土石方工程。”項目經理劉東介紹,“這幾天天氣好,準備搶幾天工期。”
成宜高速是成都平原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聯系通道,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2030年)》16條成都放射線高速公路之一。該高速公路起于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對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南線,止于樂宜高速公路中峰寺,對接宜賓城市過境高速公路西段,全長157公里,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估算投資246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
宜賓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建成后,成都平原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時空距離更近,成都、宜賓兩地的聯系將更緊密,沿線地區的城市‘朋友圈’也將擴大。”
今年初,宜賓市委確定了“565”總體謀劃,其中的六大目標之一便是加快建成更具戰略地位的交通強市。據介紹,2018年,宜賓還將啟動實施3年交通大會戰,加快推進一批高速公路項目,確保5條高速路同時在建。到2021年,宜賓計劃高速公路突破600公里。
高速公路的快速推進只是宜賓交通發展的一個方面。
圍繞全省交通發展的目標和定位,宜賓還正積極構建鐵、公、水、空立體交通體系。目前宜賓已經擁有機場、港口,在相關的規劃中,未來將有4條高鐵經過宜賓。
【延伸對話】
宜賓市委政研室主任 瞿進:
宜賓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起點、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昆”“蘭廣”兩大重要通道交匯點,是全國50個鐵路樞紐之一。立足于此,宜賓確立了加快建成更具戰略地位的交通強市的目標,加快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立體交通建設,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縣縣通高速、縣縣通鐵路”。
同時,未來3年,宜賓還將新改建農村公路3500公里、每年1000公里以上,加快建成更具戰略地位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交通強市。
市州新詞
面向川南融入成渝
【新詞掃描】
內江地處成渝城市群發展帶、云貴―陜甘南北大通道發展軸、川南經濟區的黃金交匯點上。利用這一區位優勢,“十三五”期間,內江將圍繞建設“一帶一軸一區”重要交通樞紐的總體目標,初步建成成渝經濟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具有鮮明川南地區特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本報記者 邵明亮
高鐵+公路+水運
全面融入成渝經濟區
【一線行走】
2月24日,位于內江市市中區龍門鎮的沱江特大橋施工現場,幾十名工人正在加緊作業,整個橋梁已初具雛形。
現場負責人張立寶介紹,沱江特大橋項目是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最后的一個重要節點,如果建設順利,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有望在今年底建成通車。據悉,項目建成通車后,可實現地方交通與高速公路的快速轉換。屆時,內江將與成都、重慶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只是近年來內江交通大建設、大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6年8月,內江提出了“一帶一軸一區”重要交匯點的概念。隨后,各項工作陸續展開。
2017年,內江市境內各類交通項目“遍地開花”: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內江沱江大橋加寬改造、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這一年,內江市交通事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內江全市公路總里程已達上萬公里,人均公路密度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內江全市所有縣(市、區)均實現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全覆蓋。除威遠縣外,其他區(市)縣全部通高鐵,并實現了100%的鄉鎮、85%的行政村通客運班車。
“下一步,內江還將積極布局資威路、東瀘路、資榮路等5條快速通道,共計347.01公里。”內江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延伸對話】
內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劉波:
當前,內江正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建設“一帶一軸一區”重要交通樞紐,強力建設“外通內暢”的交通路網體系、高效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形成面向川南、聯通成渝、輻射西部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未來,內江會牢牢抓住成渝城市群建設的歷史機遇,打好“高鐵”“公路”“水運”三張牌,并借力“航空”,全面融入成渝城市群發展,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嶄新格局。
學者觀察
從大到強 交通發展需要新動能
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陳強:
過去幾年里,四川抓住交通運輸發展的黃金時期,實現了由“蜀道難”向“蜀道通”到“蜀道暢”的跨越轉變,邁入了全國交通大省行列。
過去5年,四川交通發展建設投資超過了8000億元、全省目前的公路里程32.4萬公里……從數據來看,交通體量大、發展快。但大不一定意味強,因為我們還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要謀求交通發展的新動能,需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重點突破:首先是城鄉交通協調發展,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關鍵在于解決我省農村和偏遠地區交通運輸體系相對滯后的問題;其次,交通要支撐“美麗四川”的發展,應強化交通節能減排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綠色交通”;再次,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務水平,需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等,著力打造“智慧交通”;最后,強化交通網絡建設,服務城市群發展,其中,成渝城市群、成都平原經濟區是重點,應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