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汽修”偽造交通事故或利用已發生的事故,從保險公司的賠付中賺取利潤,已成為了保險詐騙的重災區。豐臺檢察院近日調研發現,汽修人員分工合作、結伙作案,有的車主默認甚至為騙保提供幫助。
手段
高檔車制造保險事故
高檔車制造保險事故是“黑汽修”常用的手法,汽修人員熟知汽車損傷、維修情況和保險理賠規則,偽造低檔車與高檔車發生事故,并由低檔車負全責并申請理賠,則可以提高定損金額,騙取更高額的理賠金。如在李某詐騙、保險詐騙案中,李某便是某汽修廠員工,他三次利用寶馬車偽造與其他車輛相撞事故,騙取保險金額4萬余元。
手段
虛開發票騙保
虛開發票騙保則是成本更低的手段。莫某是某汽修廠的經營者,他先偽造交通事故,將兩輛“事故車”拉到自家的修理廠維修,虛開了1.6萬元的發票,申領了遠高于車輛實際修理費的保險理賠金。莫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公訴。
手段
車主默認助長騙保
車主們對汽修廠利用他們的車輛騙保的行為并非不知情,車主的默認助長了這一現象。但辛欣檢察官表示,由于車主未參與到交通事故的偽造過程,且在車主不承認對犯罪行為明知的情況下,難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豐臺檢察院統計的近30起“黑汽修”騙保案件中,僅有15%的車主被作為騙保行為的共犯處理。而事實上,相當一部分車主貪圖免費修車等優惠,對汽修廠用其車輛偽造交通事故騙保的行為采取默認態度,甚至還會主動提出“走保險”騙領保險金,將駕駛證等交由嫌疑人處理。
□現象
保險公司定損員
也卷入其中
豐臺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辛欣檢察官表示,正規汽車修理廠或4S店修理車輛流程相對規范,但小型個體汽車修理廠經營不正規的現象較為普遍,其經營人或員工利用待修車輛偽造交通事故騙保,逐步發展成為業界潛規則。而五成以上的“黑汽修”騙保的嫌疑人為結伙作案,甚至保險公司定損員也卷入其中。
檢察官建議,一旦發生車輛受損,車主應到正規的汽車修理廠通過正常渠道維修車輛,不要因貪圖小利而走上騙保道路。汽車修理廠的經營者要合法經營,約束、監督修理廠員工的行為,莫要讓修理廠成為“保險詐騙”的溫床,損人不利己。保險公司亦應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入職門檻及專業素質,從源頭上及早發現問題、減少此類犯罪的發生。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