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國中心城市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穩居中國中心城市指數綜合排名前四。該指數是在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撰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基礎上編制而成。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長、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表示,作為首都,北京在10個大項的表現中,城市地位、城市實力、輻射能力等7大項都排名中國首位,是高度集中了中國的中樞功能和高端服務功能的世界級中心城市。
據悉,中國中心城市指數由城市地位、城市實力、輻射能力、廣域樞紐、開放交流、商務環境、創新創業、生態資源環境、生活品質、文化教育10大項構成。
周牧之認為,中心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口規模和密度,沒有一定的人口規模和密度,無法支撐高端服務業的發展,但人口的集中也可能導致“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是可以治理的。”周牧之表示,與北京城市問題最為相似的是1950—1970年的日本東京。當時日本正處于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時期,東京外來人口增加迅速,飽受住房困難、交通擁堵、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等“大城市病”困擾。
為此,東京展開了一場與“大城市病”的博弈,結果是盡管后來東京人口規模仍然不斷增加,人口密度也不斷提升,東京的大城市病卻逐漸得到有效控制。
東京大都市圈的人口規模目前已經從1950年的1128萬膨脹到38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都市圈,多元化功能的集聚效應將其打造成為全球頂級的中心城市之一。
周牧之認為,對中國的城市而言,左右城市治理的關鍵已經不是技術和資金的問題,而是城市治理的智力問題和思路問題。
與北京的交通組織方式不同,東京主要依靠軌道交通。周牧之介紹,東京是一座建設在軌道交通上的城市,軌道交通不僅密度大,四通八達,而且城市的建設和發育始終都圍繞著軌道交通展開。高度便利的軌道交通承擔了大部分的出行負荷,成就了東京高密度的城市空間。在東京都市圈核心部分的東京23區,出行的軌道交通分擔率高達到48%,高密度的軌道交通更是使步行的分擔率也高達23%,而汽車的分擔率只有11%。
此外,北京職住分布的不平衡,也增大了城市交通的壓力。周牧之認為,與交通組織同樣,城市的功能布局也是城市智力水平的體現。
周牧之介紹,東京也曾經歷過“職住分離”的時代,越修越遠的住宅帶來的是巨大的交通壓力和長距離通勤的痛苦;晝夜人口的強烈反差更給城市中心的商業維持、能源供應、社區穩定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基于對“職住分離”的反思和反彈,從1990年代開始,東京逐漸興起了一場以“職住商一體化”為思想基礎的“回歸都心”運動。森大廈株式會社2003年開業的六本木新城是“職住商一體化”的成功案例。六本木新城在面積約12公頃的地塊上打造了集聚有東京最高端的商業、酒店、辦公樓和住宅的城中城,每年還吸引超過4000萬人的游客。“職住商一體化”不僅大幅度減少了交通流量,更使得商業質量和生活品質都得到了提升。
周牧之介紹,以2020年冬季奧運會為目標,東京正在實施一場規?涨暗某鞘懈逻\動,通過大量的住宅、商業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的新建和翻新,東京的城市容量和密度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