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中旬以來,全市文明交通大整治行動一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市公安交警用最大決心、最嚴執法、最強聲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構建嚴管長效機制,大刀闊斧整治交通“亂象”。那么,三個月的交通大整治情況如何?就城區范圍而言,哪種交通違法行為最為多見?
“路面+視頻監控”
5849起不禮讓行人被查處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紅星路與中南路交叉路口,路面斑馬線上的“禮讓行人”字跡醒目。由于此路段匯集著公交總站、大藥房和酒店,來往行人和車輛川流不息。記者發現,每當有行人過馬路時,大多數車輛能減速停車,遇到行人猶豫不決時,司機還會揮手示意先行,秩序井然。“現在駕駛員的文明素質真是提高了,開車遇到行人都會主動停車讓行。”市民楊阿姨對駕駛員禮讓斑馬線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并連聲夸贊。
“禮讓斑馬線”是我市今年開展“文明交通大整治”專項行動中的一項,交警把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作為文明交通建設的突破口,以路面查處與視頻監控抓拍相結合,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現在禮讓行人的車輛占多數,駕駛員文明素質有所提高,禮讓斑馬線的意識自覺增強。”南長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禮讓斑馬線”的文明之風逐漸在整個城市蔓延,現在大街小巷的斑馬線前,隨處可見機動車主動禮讓行人的文明景象。不過,也有部分機動車存在僥幸心理,在沒有“電子警察”抓拍的斑馬線,依舊我行我素。為此,交警部門增設了更加直觀、醒目的“禮讓行人”“監控拍攝”等交通標志。同時,78套“人行橫道智能監測系統”對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行人違法進行抓拍。據統計,三個月時間,共查處5849起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
“拖車+嚴管路段”
32萬余起違停車輛被抓拍
隨意占道亂停車是城區主要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也是交通管理中的難點。記者跟隨崇安交警上路巡查,先后來到清揚路永和路至致和路段、惠勤路興昌路至慶豐路段等違停“嚴管路段”。交警說,先前這些路段經常有車輛違停,市民反映投訴較多。現在經過整治有所好轉,車輛違停已經成為個別現象,有時民警巡警半個多小時,也難發現一輛違停車輛。“不管開到哪條路上,不僅有交警查違停貼單,嚴管路段上還有‘電子警察’抓拍,抓拍到就罰100元,記3分。”一名出租車駕駛人馬先生說,路上看見有交警在拖車,所以不敢抱僥幸心理。
據交警部門介紹,此次整治行動,對違停整治再度升級,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一場整治違法停車的“拖車風暴”,并新增了37條嚴管路段,在嚴管路段違法停車的,原則上必拖。據統計,大整治行動以來,交警部門共抓拍違法停車32萬余起,拖移清障3000多輛。“對亂停亂放的機動車采取一系列組合拳整治模式以及處罰的提升,違法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交警相關負責人說,雖然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執法中也發現,部分駕駛人置這些措施于不顧,依然我行我素隨意停車。尤其是在學校、住宅和沿街店鋪等人、車流密集區域,違法停車的現象屢禁不止,對道路通行產生較大影響。為此提醒駕駛人,機動車違停是大整治期間交警查處的重點違法行為,交警將采取“全天候”拖車模式,并且將拖移時段由日常工作時間拓展到晚上和節假日。
“首違+人臉識別”
查處人、車違法40萬余起
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問題由來已久,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又嚴重影響文明城市形象。此次對行人、非機動車整治行動的重點是查處闖紅燈、跨越護欄、不走人行橫道和逆向行駛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
“我在無錫我承諾:我將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早高峰時段,在五愛廣場,記者見到北塘交警大隊民警正在對一名騎電動自行車違法的市民進行“首違”教育、“再違”嚴罰的處罰。“以作一次承諾、發一次朋友圈代替以往常規的罰款處罰。”北塘交警靳濤說,這種方法可以讓交通違法行為人的教育警示作用在朋友圈擴散,從而帶動引導身邊的親朋好友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安全文明出行。“首違”教育的同時,市民必須到“移動式交通違法教育點”學習交通法規,民警會發放一些交通安全宣傳手冊,勸誡違規者要遵守交通法規。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紅星路和建筑路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實時將行人闖紅燈進行抓拍,并在大屏幕上實時發布個人姓名和特寫照片。一系列的整治行動,在全市起到了震懾效應,使行人和非機動車主亂闖紅燈的情況得到較大的改善。據統計,三個月以來共查處行人交通違法5.4萬余起,非機動車違法35萬余起,城區各路口的交通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觀。
“顯見性交通違法”
三個月查處3.6萬余起
三個月的大整治行動,就城區范圍而言,哪種交通違法最為多見?據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增加和不文明駕駛行為的影響,機動車隨意變道和加塞的違法行為最為突出。誘發變道加塞的主要原因是駕駛人對道路不熟悉,沒能注意交通指示標志,沒能提前選擇好車道。還有部分司機沒有耐心排隊,不停變換車道穿插行駛,或者在路口強行加塞。此類交通違法行為極易引發追尾、碰擦等交通事故。而在市區外圍道路上,多數為超速的交通違法行為。
“在一些時段和路段,經常出現擁堵,車輛通行速度下降的現象。除了車輛大幅增長、道路條件受限等因素外,駕駛人的交通陋習嚴重影響車輛通行速度和道路交通秩序。”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尤其是駕駛人等紅燈時刷微信,綠燈放行時還在原地不動。有的在綠燈放行時接打電話,車輛不能快速通過路口,影響后面車輛行駛。據統計,查處顯見隨意加塞、違法變道、車窗拋物、接打手機的違法行為3.6萬余起。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