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瓜州縣居民蒲萬貴和兒子在瓜州縣城市生態文化創新區附近的小康路上開了一家自助洗車房。今年,隨著“四路一水”工程的完工,他家附近的路都鋪上了柏油,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使得過路的車多了起來,他家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瓜州這個路修通了,四通八達的車流量,現在也多了,對我們的生意也好了,確實是個好事情。”蒲萬貴說。
“四條路總長度為6.3公里,總投資約為3600萬元。今年8月中旬陸續開工建設,至10月中旬主體工程全部建設完成,11月中旬,完成了路燈架設,道路標志標線,標志牌設置等附屬設施項目,11月底全面建成通車。”瓜州縣城市生態文化創新區項目辦公室副主任張志林說。
今年,瓜州縣以城市生態文化創新區為平臺,以增強城市功能、補齊民生短板、優化宜居環境為重點,先后實施葫蘆河水系和宜禾路、廣顯路、榆林北路、張芝北路等“四路一水”建設項目,打通了區域交通的“經脈”,串聯起民生幸福的“花環”。
路,不僅在腳下的方寸之間,它牽連起城市的交通命脈,也指引著民心所向。現在四通八達、整齊筆直的道路聯通瓜州城市生態文化創新區各個區域,不僅給城區及周邊群眾出行帶來方便,還進一步拓展了城市綠色生態發展空間。
“這四條路修通之后四通八達了,去哪兒都方便了,確實給我們辦了個好事。”居民羅仁剛說。
“項目的建成,打通了縣城環路,緩解了玄奘大道和迎賓大道交通壓力,同時也促進和帶動了城市建設的發展。同時對葫蘆河水系周邊城市居民的休閑娛樂帶來了很大的交通便利。”張志林說。
近年來,瓜州縣以城市生態文化創新區綠色生態建設為重點,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道路網絡,提高建設品位,大力實施了“增綠、添亮、活水、暢通”四大工程,形成多點布局、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城市生態新格局,一個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戈壁明珠城市正在綻放新姿。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