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推進工作中,山東省萊州市公安局探索建立集要素匯集、研判、核查、監管于一體的交通要素管控平臺,積極構建以“一標六實”為支撐的交通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交通管理效能。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運用交通要素管控平臺,萊州市駕駛人審驗率、機動車檢審率、機動車報廢率、嚴重交通違法查處率同比提高5%、12%、6.8%、8.5%,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
建立交通要素管控平臺
數據集約化管理、特征化創建、精細化研判
為更好地適應動態交通管理,萊州市公安局為交警中隊量身搭建交通要素管控平臺,實現數據集約化管理、特征化創建、精細化研判,聚力打通基層交通管理“最后一公里”。
交通要素管控平臺借助全局治安要素管控系統現有信息資源和數據成果,通過與穩固的標準地址關聯,以身份證號、企業組織機構代碼為唯一標志,把人、車、路、企業、交通設施等要素的非標準地址全部替換成標準地址,以“塊”為承載建起涉地交通基礎數據,強制嵌入交通管理信息系統,確保以往分散的交通要素信息整合集成、“落地生根”,并在PGIS上精準定位、標點上圖,實現可視化、立體化“一張圖”展示,由此構建起以“標準地址,實有駕駛人、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機動車、實有道路、實有交通設施”為基石、以“警務區交警→網格交通協管員→村莊(社區)交通警務助理”為主干的交通警務“一標六實”管理體系。
這個平臺從不同數據庫匯總提取數據,對重點違法駕駛人信息;渣土車、“兩客一危”等重點車輛信息;車輛和駕駛人異常信息;重點路段、交通安全隱患部位、事故高發多發路段;交通管理設施分布、渣土車行駛軌跡等要素創建專屬標簽,實時預警提醒、推送基層交警跟進管控,并結合管控情況實時更新標簽數據。綜合實有車輛、駕駛人、交通案事件等各項數據分析,對轄區運輸企業劃分重點、關注、一般三級,將轄區道路劃分秩序平穩、混亂、復雜三類,借助大數據碰撞比對,精細開展事故成因和事故多發時段、路段、車輛類型等同比、環比、綜合分析,對車輛和駕駛人交通違法情況進行研判,自動生成研判分析報告,指導風險評估、基層一線動態管控。
做實信息采集、核錄、交換工作
確保信息數據準確、全面、鮮活
交通要素信息是支撐“一標六實”體系的基礎,為保證信息數據準確、全面、鮮活,萊州市公安局從信息采集、信息核錄、信息交換三個維度推動形成基層交通信息“大采集”格局。
在信息采集方面,按照全角色、全要素采集思路,萊州市公安局普及配發面向交警中隊警務區民警、交通協管員、交通警務助理的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APP,堅持“區不漏路、格不漏企、村不漏車、戶不漏人”,廣泛開展“六實”信息采集,尤其是對交通隱患點段、橋梁、涵洞、停車場、新增交通設施等信息,即采即錄。派出所警務室民警和基層“網格員”,對日常工作中發現的非屬地駕駛人、機動車及其他交通異常信息,也能利用手機APP即時采集上傳。目前,共采集交通要素信息2.3萬余條。在信息核錄方面,交通要素管控平臺把整合集成的信息數據,通過后臺地址自動關聯匹配,推送給交警中隊警務區民警,民警采取系統比對方式,逐條核實信息數據,并指導網格交通協管員、村莊(社區)交通警務助理上門核對,對地址不準、車輛變動、駕駛人聯系方式變更、“人車不一致”以及“人戶不一致”等信息進行糾錯,并當即錄入移動終端,保證“一標六實”數據準確。今年以來,共核錄信息1.2萬余條。在信息交換方面,平臺打通工商管理部門企業登記管理系統、交通部門重點車輛安全監管系統、公交部門GPS智能調度系統等數據鏈路,既能實時獲取轄區運輸企業登記、重點車輛行駛軌跡和交通違法等信息,進一步豐富交通要素信息資源,又能把公安機關掌握的涉及駕駛人、車輛違法和交通事故、道路安全隱患等數據及時推送給主管部門,為監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目前,與相關部門共交換信息1.5萬余條。
數據落地、責任落地、管理落地
提升基層交通管控效能
萊州市公安局以交通要素管控平臺為支撐,以“數據落地+責任落地+管理落地”為導向,切實提高基層交通管控能力。
實行精準化源頭監管,萊州市公安局將中心城區和農村地區劃分為42個交警中隊警務區,每個警務區設置若干勤務網格,以勤務網格為最小實戰單元,建立以數據落地指令為指揮棒的全要素情勤對接機制,以交通要素管控平臺為樞紐,將海量交通要素信息根據標準地址自動比對產生“塊”數據,定向同步推送給警務區民警、網格交通協管員,根據職責要求,合理設定規定動作提示,跟進落實告知提醒、督促整改、隱患治理、宣傳教育等措施,實現源頭監管責任落地。精細化動態管控,依托交通要素管控平臺,通過大數據開展交通違法情況研判,自動生成分析成果,以此指導交警中隊落實動態管控,采取卡口抓拍與系統查緝相結合、定點打擊和集中整治相結合,嚴厲查處夜間“飆車”、渣土車“闖禁行”、酒駕、毒駕、超員、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不斷提高“靈活布警、快速處置、機動查控”的動態用警效益。聯動化高效管理,通過車輛、駕駛人、交通案事件等各項數據分析,以對轄區重點單位、運輸企業、事故多發路段分級分色標定管理為引導,交警中隊聯合教育、交通、公路、農機、住建等部門,跟進落實安全監管、隱患整改、設施維護、聯合執法等措施,實現了不同對象不同業務場景的業務協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