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淮安市召開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據介紹,今年淮安市交通建設投資134億元,超額完成120億元年度投資計劃,創歷史新高,高鐵、內環高架、淮海南路大橋等重點項目靚姿初現、呼之欲出。
近年來,淮安市將打造綜合交通樞紐作為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首要核心內容。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必須抓好的“五件大事”之一,強力推進交通新一輪大規劃、大建設、大發展,充分發揮綜合交通建設對淮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
高鐵建設快馬加鞭。連淮揚鎮、徐宿淮鹽鐵路淮安段率先完成線下工程,工程進度在沿線各市名列前茅;鋪軌與四電工程同步推進,徐宿淮鹽鐵路將于本月完成鋪軌。截至目前,淮安段鐵路建設已完成投資41.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8.6%。寧淮鐵路爭取獲得突破,淮安鐵路樞紐總圖獲得鐵路總公司審核同意,預留了寧淮鐵路通道,寧淮鐵路預可研審查提前開展,可研編制已基本完成,并列入了《江蘇省沿江城市城際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國家發改委已對該規劃進行評估,批復后將為寧淮鐵路實施提供強力支撐。同時,淮安東站方案優化得到鐵總批準。據介紹,車站為跨線式站型、高架站房設計,站房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在建連淮揚鎮車場為4 臺10線,另規劃寧淮車場2臺7線。今年2月,淮安市與上海鐵路局簽訂了《連鎮鐵路淮安東站站房建設框架協議》,上海鐵路局支持寧淮鐵路引入連淮揚鎮淮安東站方案,按“一次設計、整體建設”實施。12月7日,淮安高鐵東站正式開工建設。
內環高架穩步推進。內環高架工程是淮安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單體工程,自2016年10月先導段開工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工程建設投資86.2億元。據了解,高架橋的下部結構、雨污水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箱梁澆筑完成65%。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城市核心區交通壓力,加強城市組團間聯系,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和輻射功能,促進沿線區域協同發展。
淮海南路大橋雛形初現。據介紹,新建橋梁主體采用獨塔雙索斜拉橋結構,雙向六車道,橋寬38米,橋梁全長663.76米,概算投資3.2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46億元,基礎施工全部完成,7月31日主橋鋼塔順利合龍,鋼箱梁滑移通道完成,鋼箱梁廠內制作全部完成,正在進行北引橋施工以及鋼箱梁頂推過河的相關工作,有望春節前合龍。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橋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城區及運河兩岸交通壓力,奇特的景觀造型也將成為淮安市區南大門的地標建筑。
“四好農村路”加快建設。今年,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567公里、橋梁152座,完成投資7.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省高質量發展考核的重點指標——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實現大跨越,由57%提升至95%以上。
公交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今年,淮安市完成《淮安市區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規劃》修編,全市新投放400輛新能源公交車,市區240個公交電子站牌基本建成,4個公交場站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市區新辟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6條,淮安市公交出行分擔率(不含步行)提升至31.5%。此外,淮安市還積極推進17個鄉鎮開通鎮村公交相關工作,今年底淮安市將提前兩年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有軌電車全年實現載客超9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2%,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港口經濟平穩運行。圍繞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海開發等國家戰略,結合淮安多條高等級航道交匯、內河水運發展基礎好的有利條件,淮安市明確了“構建內河航運中心”的發展思路,積極規劃將淮安港打造成淮海經濟圈和淮河生態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內河集裝箱樞紐港。今年,淮安市不斷加強與沿江沿海港口合作交流,淮安至上海內外貿航線穩定運行。今年,淮安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達到8700萬噸,位列全省內河第一;集裝箱運輸保持較好發展態勢,全年吞吐量有望達到20萬標箱,同比增長14%,約占全省內河總量60%。
機場發展勢頭強勁。淮安市航空運輸發展迅猛。據預測,2018年淮安機場旅客吞吐量可達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00噸,同比分別增長17 %、20% ,通航城市增至30個,新增柬埔寨、泰國等航線。同時,機場二期擴建飛行工程、航站樓改造工程已正式投入使用,客機坪及跑道通過行業驗收,并于2018年4月26日完成試飛并正式投用,民航華東局正式批準淮安機場飛行區等級由4C級升為4D級,跑道由2400米增加至2800米,新增11個客機位,可滿足A321、B737-800機型起降要求。除此之外,淮安還積極推進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高標準啟動戰略規劃研究,積極推進機場集疏運體系和航線運輸網絡完善,全力做好向上爭取等工作。
“五項行動”成效顯著。今年以來,淮安市全面推進交通干線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五項行動”,重抓了公路沿線“十佳集鎮段”創建、打造交通干線綠色長廊、橋下空間落實長效管理等工作。一年來,淮安市累計實施綠色通道建設600多公里,整治橋下空間199座,清理交通干線沿線各類廣告牌6800余塊,清除攤點5000余處、堆積物10萬余平方米、邊坡種植3.2萬余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1萬多平方米,整治高速公路沿線高炮廣告138個,整治非法碼頭和浮吊船作業點239座(處),全市交通干線沿線環境得到了明顯改觀和提升。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