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全面實施道路停車電子收費,1.2萬余個白實線停車位用于出行停車。白實線停車位電子收費設備以高位視頻為主。
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全面實施道路停車電子收費,1.2萬余個白實線停車位用于出行停車。在這些車位停車逾期未繳費,最高將被罰款1000元。記者了解到,針對壓線、跨位等違停行為,除了執法人員現場處罰外,高位視頻等電子收費設備未來還將與“電子警察”聯網,對違停車輛進行非現場處罰。
一個高位視頻管8個車位
在此次道路停車改革中,將道路停車位分為白實線停車位和白虛線停車位。白實線停車位主要用于出行停車,將實行電子收費;白虛線停車位用于周邊居民經認證車輛的居住停車,實行自治管理,躉繳收費。
據統計,三個區按照標準規范,重新梳理規劃、施劃了1.2萬余個白實線停車位,更換了收費公示牌,并安裝了高位視頻前端設備,實現電子收費系統與財政票據系統的銜接。也就是說,車主可以通過地面施劃的白實線、橙色電子收費公示牌及電子收費設備三個特征,尋找和辨別道路停車電子收費車位。
昨日下午,記者在永定門東街至天壇東路路段看到,路南側每隔幾十米就設有一個白色的高位視頻桿,高度與拍攝交通違法的電子眼差不多,視頻桿上面架設著一大一小兩個攝像頭,路旁立著一塊醒目的橙色“P”字牌,上面標注著“電子收費停車場”及收費標準、收費單位等信息。停車管理員告訴記者,一組高位視頻設備可管8個停車位,這條路段共架設了20根視頻桿,負責對126個車位進行電子收費拍照錄入。與試點初期的地磁等電子收費設備相比,高位視頻不僅對車位的覆蓋率更高,且不容易受到人為破壞。
外來車停白虛線車位屬違停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此次道路停車改革中,白實線停車位電子收費設備以高位視頻為主,個別路段使用矮樁視頻,電子收費設備自動識別車輛停車入位和駛離車位,并記錄停車時間、計算停車費用。極個別路段受道路狹窄、樹木遮擋等因素影響,為最大限度保持綠化環境,暫時使用“地磁+手持設備”實現計時計費,但不現場收費。
需要提示停車人的是,要按停車位標線與道路車輛行駛方向同向有序停車入位,車輛不得壓線、跨位停放,否則將按違法停車處理,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還將依法進行拖移。另外,未經居住認證的車輛在白虛線停車位停車,也將按違法停車予以處罰。
北京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王炯介紹,高位視頻設備不僅可以精準捕捉停放車輛車牌信息,還可對壓線、跨位停放等違停行為進行記錄。除了執法人員現場處罰、現有電子眼拍照外,高位視頻等電子收費設備未來還將與交管部門的“電子警察”聯網,對違停車輛進行非現場處罰。
藍虛線車位限制停放時長
對于周邊停車資源緊張的小區居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夜間將車停放在白實線車位,是否也要按照臨時停車標準收費?對此,王炯告訴記者,針對確有需求的小區居民,可酌情考慮,根據市發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按不高于現行夜間收費標準確定停車價格,享受居民停車優惠。
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目前本市主要有四種停車位標線類型,除了白實線出行停車位、白虛線居住停車位,還有用于出租車停放的藍實線道路停車位,以及限制停放時長的藍虛線道路停車位。其中,限制停放時長的藍虛線道路停車位,主要劃設在學校及住宅周邊,有的限停15分鐘以內,有的標注“19時至次日7時準許停車”,市民在限時車位停車時,要看好停車位地面及“P”字牌上的標注。
計費誤差可撥12328反映
此次道路停車改革后,在東城、西城、通州電子收費車位停車,現場不再有人工收費,停車人不要將停車費交給任何現場人員,也不要掃任何人出示的二維碼付費。停車人可通過“北京交通”APP和“北京交通”微信公眾號、微信和支付寶“城市服務”,使用微信、支付寶、一網通等多種方式支付停車費。
昨日,記者駕車駛離永定門東街的白實線停車位后,打開已經完成車輛綁定的“北京交通”APP,進入“路側停車”頁面后立即跳出了“欠費提醒”,上面提示著車輛停放路段、時間及需要支付的價錢。點擊“立即支付”即可通過支付寶、微信或一網通三種渠道進行支付。記者了解到,如果停車人發現計費誤差等問題,可通過交通服務熱線12328進行反映。
需要提示的是,白實線車位的繳費期限為停車人駛離車位30日內依法合規足額繳納道路停車費。逾期未繳費的,依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有關規定,由區停車管理部門催繳停車費,并視情節輕重對停車人處以200元或500元至1000元罰款。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