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山東煙臺市區治擁堵保暢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盡可能多地打通關鍵節點,緩解市區交通擁堵,市治堵辦組織市公安、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門經多次現場勘查,制定出市區十大交通堵點治理工作方案。
堵點一:毓璜頂東路
該路段周邊有毓璜頂醫院、煙臺二中、萬達廣場、振華購物中心和毓璜頂小學、毓璜頂公園等,高峰時段車流量達2310輛/小時。特別是毓璜頂醫院門診樓北側行人過街流量巨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沖突嚴重,通行效率低,就診及探望病號的高峰時段重度擁堵;醫院停車位僅有2146個,每天進出車輛達7000余輛,現有車位遠不能滿足停車需求。
治理措施:
1、在毓璜頂醫院門診樓前、毓璜頂東路與西南河路交叉口分別建設行人過街天橋。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對地下停車場內部護欄設置、通行路線、出入口等進行優化,順暢出入,提高車位利用率。2019年6月底前完成。
3、加強毓東路二中至毓璜頂小學路段限時停車管理,嚴查違法停車。
堵點二:青年路中段(三站市場至白石路路段)
該路段周邊有三站市場、芝罘醫院、長途汽車總站和蘇寧電器、三聯家電等,高峰時段車流量達5300輛/小時,全天通行大型客運車輛5000余班次,大客車轉彎半徑大,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道路基礎設施與通行需求不匹配。
治理措施:
1、在青年路與西大街交叉口建設行人過街天橋。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將德勝興業廣場及凱旋大廈門前廣場適當回縮,進行道路改造,與上下游道路貫通,實現車道匹配,消除卡脖現象。2019年11月底前完成。
3、對青年路進行道路綜合改造提升,同步推進交通組織優化設計。2019年11月底前完成。
堵點三:紅旗路西段(機場路立交橋至青年南路段)
該路段周邊有中樺家苑、上堯市場、魯東大學等,是貫通市區東西、南北向的交通樞紐,高峰時段車流量達3200輛/小時。立交橋未實現橋上橋下互連互通,周邊路口交通沖突明顯。治理措施:
1、拆除機場路立交橋橋下圍擋,清理雜物,修復破損路面。2019年6月底前完成。
2、進行整體交通組織優化,提高通行效率。2019年6月底前完成。
堵點四:環山路
該路段周邊有第一國際、今日花園、南山公園、萬達廣場、葡萄山小學、一中南校等,高峰時段車流量達3981輛/小時。環山路西段道路基礎設施與通行需求不匹配,東段道路兩側開口多;沿線停車位不足。
治理措施:
1、對環山路進行道路綜合改造提升。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對環山路交通組織進行重新調整優化。與工程實施同步推進。
堵點五:部分學校周邊路段
部分學校周邊缺少停車場,學生上下學時段,大量接送學生車輛占路停放,阻塞交通。
治理措施:
1、挖掘學校周邊可用資源,規范學生接送。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開展校園周邊違法停車嚴管整治行動,加強交通疏導。
3、對規劃新建的學校,將用地紅線內預留接送學生的停車區域作為規劃管理要求執行。2019年5月起實施。 堵點六:文化路市場路段
此路段附近是大型綜合農貿市場,早晚購物高峰期違法停車及行人亂穿亂行等現象突出。
治理措施:
1、在大海陽立交橋南側文化路農貿市場門前建設行人過街天橋。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完善過街天橋周邊行人隔離護欄,與天橋建設同步實施。
3、拆除大海陽立交橋下違建,清理雜物,修復破損路面。2019年6月底前完成。
4、持續開展市場周邊違法停車整治。
堵點七:紅旗西路與冰輪路交叉口
該路口是市區西部進出的樞紐,交通流量大,早晚高峰時段擁堵嚴重。
治理措施:
1、實施冰輪路改造,分流路口交通壓力。2019年9月底前完成。
2、對改造路段交通組織進行重新調整優化。與工程實施同步推進。
堵點八:二馬路與虹口路交叉口
該路口是中心區東部的重要節點,為畸形路口,交通流量大,超過道路承載。
治理措施:
加強交通誘導,在外圍提前分流,緩解二馬路交通壓力。2019年6月底前完成。
堵點九:北馬路與海港路交叉口
該路口是往來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港口的重要樞紐,也是振華商廈、大悅城、大潤發等多個商圈的重疊區域,高峰時段車流量達1、1萬輛/小時、行人過街量達6600人/小時。路口缺少立體行人過街設施,人車相互交織、相互沖突,通行效率低。
治理措施:
1、建設行人過街天橋。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2、完善過街天橋周邊行人隔離設施。與天橋建設同步推進。
3、打通大悅城東側、北側道路,形成循環路。2019年6月上旬完成。
堵點十:市區東西向主干路
這些道路均處于飽和甚至過飽和狀態,高峰時段東西向過境機動車高達7萬輛,疏解壓力大。
治理措施:
1、加快塔山南路建設,2020年竣工通車。
2、探索采用政府買斷方式,與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達成協議,引導車輛通行繞城高速,將部分過境車輛分流出市中心區。
3、持續優化交通信號配時,加強交通誘導,科學分流。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