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的山間,一條烏黑的瀝青路延伸出來,多輛攤鋪機轟隆隆地作業。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李武至龍峽道路建設工程于今年3月全面復工,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沿線群眾出行條件,促進當地杜公祠等景區旅游發展。
今年,甘肅將新改建農村公路1.1萬公里以上,省交通運輸廳在14個省(市、州)屬公路局設立農村公路督導幫扶組,對86個市(縣、區)農村公路進行質量監督和技術幫扶,加快“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任務清零。目前,甘肅省90%以上農村公路建設、養護項目已開工,加速助力脫貧攻堅。
部省共建 突破產業發展困境
“我每年都將種植的馬鈴薯、玉米運到城里賣,以前遇到雨雪天,完全沒法出行。現在路通了,到城里只需半小時,今年我計劃搞養殖業多掙些錢。”甘肅省定西市青嵐山鄉村民王榮信心滿滿地說。
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是脫貧攻堅的根基。甘肅加快“外通內聯”干線公路建設,列入部省共建協議的9條國家高速公路項目順利推進,19條普通國道全部開工建設,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務、村道安防工程全部完成。2019年年底,全省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6.5%,建制村直接通郵率實現100%。“十三五”以來,甘肅共建設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1595公里,硬化“千村美麗”示范村組道路6008公里,帶動特色產業、鄉鎮工業、旅游服務業蓬勃發展,助力67個市(縣、區)脫貧摘帽。
“路通了,貨車能直接開到田間地頭,省了轉運費不說,每斤蘋果還能多賣2毛錢。”平涼市靜寧縣細巷鎮譚店村村民景社會說。靜寧地處六盤山以西,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隨著四通八達的路網愈織愈密,靜寧縣蘋果產業迅速發展,當地群眾人均收入顯著提高,累計減貧15.75萬人。
在隴南市康縣,交通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活力。望關至王壩、康縣縣城至陽壩三百里生態旅游風景線上,游龍關“茶馬古道”驛站、花橋房車露營地、低埡云海等28處旅游景點串點成線,形成一條“景中建路,路中布景”的路域綠色景觀路,平均每年吸引游客30多萬人次,讓山區百姓搭上旅游脫貧快車道。
村組道路建設納入 省委省政府“5+1”行動
“今年是脫貧攻堅最后一年,我們要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打贏交通脫貧攻堅戰。”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睿說。
甘肅將以58個貧困縣為重點,推動連接貧困地區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等對外骨干交通網建設;及時處置動態新增的“暢返不暢”路段;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研究制定《甘肅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落實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推行災毀保險,提高服務質量。
推動村組道路建設是甘肅今年交通扶貧的重點工作,已被納入甘肅省委、省政府“5+1”專項提升行動。全省計劃在75個貧困縣建設1.2萬公里村組道路,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推進農村公路升級改造,并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幫助沿線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成立督察組,對所有市(縣、區)“十三五”交通扶貧任務進行“查缺補漏、沖刺清零”。全力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和部省共建協議剩余的1000公里公路建設任務,對今年擬摘帽退出的東鄉、臨夏、岷縣等8個縣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兜底任務進行逐村逐條實地核查,重點對偏遠山區、高寒陰濕、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年限較久的通建制村硬化路進行抽查,確保所有具備條件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扎實做好剩余8個貧困縣交通扶貧退出驗收工作,努力實現39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7.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