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的統計,2020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為2.81億輛,超過此前美國創下的2.78億輛世界紀錄。只是,由于近兩年美國汽車保有量也有所增加,因此2020年我國與美國基本持平,兩者并列世界第一。
然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也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對于一些經常需要開車出行的車主來說,交通擁堵的日益加劇、城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等一系列的因素,讓不少司機朋友患上了“路怒癥”。這種病癥的特點是人常常會有一股莫名的火氣涌上心頭,每次看到夾塞不打燈、強行變道、綠燈時不立即啟動等行為都會控制不住暴怒的脾氣,以至于跟其他車主發生口角、斗毆、行兇犯罪等嚴重的事態。
兩司機因加塞大打出手
2020年8月31日,一周伊始,上班的、上學的人齊齊出門,馬路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家住廣東省珠海斗門的羅某起了個大早,駕駛一輛黑色思域接上了小舅子,準備送他去學校上課。把小舅子送到學校后,羅某到了上班時間,隨即趕緊開車沿珠峰大道往市區方向走。然而,這天趕路的不止羅某,還有滴滴司機劉某。當天一早,劉某駕駛一輛雷凌在井岸城里轉悠,很快就接上了一位要去金灣的客人。但誰也沒想到,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命運卻讓他們在尖峰橋有了交集……
當時正值早高峰,尖峰橋上車流行駛緩慢,羅某從珠峰大道拐進尖峰橋,沿最右側車道行駛,而劉某也從西堤路拐進尖峰橋。雖然兩人的目的地不同,但都得經過尖峰橋進入湖心路。羅某和劉某兩輛車并行了幾米,而橋上三條車道,就只有最右側車道可以駛進湖心路。劉某見前面車多,就打算提前變道去最右側車道,他發現羅某車前有空位,就伺機一打方向別過去。羅某嚇了一跳,趕緊朝右側打方向避讓,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沒理由讓行。于是乎,他立馬回正方向,加速往前霸住位置,不想讓劉某塞進來。不料,劉某并沒有停止加塞,而是繼續別車。我塞,我不讓,我塞,我不讓……一不小心,兩車的后視鏡發生了刮碰。見左后視鏡被刮花,羅某剎停了車輛,打算下車和劉某談談。然而劉某并沒有停車,而是繼續往前開,打算再一次塞進最右側車道。羅某以為他要逃逸,心里的火氣一下子就竄了起來,深踩一腳油門追上去,用左側車頭頂上雷凌小車的車身,兩車再次碰撞,這回總算停下來了。
下車后,羅某抓著手機想報警,可他頂車的行為卻激怒了劉某,一下車便一巴掌朝羅某的臉打去。羅某也不甘被欺負,立刻還了手,兩人就這樣你一拳我一式扭打起來,把WWE的“名場面”搬到了尖峰橋上,持續近一分鐘。這時,幾名路過的摩托車司機趕緊上前拉開兩人,好說歹說才撫平兩人怒火,阻止兩人繼續過招。
事故背后的心理
很快斗門交警和坭灣派出所民警都接到了報警,趕到現場查看情況。事故堵住了兩車道,僅剩一車道通行,過往車輛都得謹慎通過。警官拍照取證后,一邊疏導交通,一邊讓雙方司機將車輛挪到橋下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很快,尖峰橋恢復了暢通。
見到交警,兩位司機是互相指責對方,你一言我一語,絲毫不給對方好臉色。交警只好安撫兩人情緒,帶他們到醫院檢查身體情況。確認無礙后,交警才對兩人進行詢問調查。
羅某說,第一次碰撞后,劉某搖下車窗來罵人,雖然沒聽清念叨什么,但一下子就把他心里的怒火點燃。加塞倒還有理了?羅某說他頭一回遇到這么野蠻的司機,忍不住想給對方點教訓。而劉某卻說,他起初想停下來跟羅某進行快處快賠,不料卻聽到羅某挑釁他,氣著說就是不讓他。他瞬間就被羅某激怒了,想跑到他前面給一個下馬威,讓年輕人長長記性。于是,劉某就加速搶跑。
兩把怒火碰在一起,一下子擦出更大的火花。一個搶跑加塞,一個霸著車道,兩人互不相讓,再次發生碰撞。下車后兩人誰也沒給誰好臉色,一言不合就動起手來。說到底,這是一起開斗氣車引發的糾紛事件。
車多路窄壓力大
如今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條件好的人要開車,條件差點的一樣也有駕車的需要。車多了、路窄了,交通難免會有壓力,再碰到一些人車德不好,高度集中的駕駛,整天處于這種高壓狀態下,不發脾氣才怪。而摒除客觀原因,司機患上“路怒癥”也是有其主觀原因的。據了解,都市人沉重工作生活壓力、車主心理素質、包括個人性格特質等都是路怒癥的潛在原因。每個司機開車上路都會遇到路怒癥,往往會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而容易出事故,真要說到自己到底有沒有路怒癥,很多司機都會否認,因為不喜歡別人有路怒癥,所以不想承認其實自己也存在路怒癥癥狀,那么來看看,開車時是否會出現以下行為:
表現一:開車時遇到不太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就會莫名的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罵人”。
表現二:但凡遇到堵車,心情就會特別的煩躁,如果前面的車行駛速度比較慢,就會不停的按喇叭催促。
表現三:經常會不自覺地危險駕駛,特別喜歡近距離超車,突然加速或突然急剎。
表現四:喜歡跟人比賽并不甘于落后,甚至會因為想贏就故意攔擋別人進入自己車道。
表現五:開車時情緒特別容易失控,稍有不順或遇到擦掛,就有罵人或打人的沖動,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完全像是兩個人。
如果有以上行為,那么有“路怒癥”的可能性會很大。
當“路怒癥”成為繼噪聲性耳聾、視力疲勞綜合征、頸椎病等之后的又一種常見汽車綜合征時,它便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病癥。“路怒癥”并不神秘,其癥狀絕對是許多人都見過的。但事實上,路怒癥并不是人們以為的道德修養差那么簡單,而是有著更深層的心理學意義。換句話說,表面看來怒路的人是修養不夠,但實質上卻是一種心理發展的現象。
如果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怒路行為,也許就會更多關注行為背后的感受和原因,而不僅僅著眼于行為本身。譴責和懲罰固然能限制部分有害行為,但如果能從源頭上找到原因并對癥下藥,將讓更多路怒者們得到心理疏導。
盡可能避免路怒心理
尚存有理智的約束,也清楚法律的效力,大多數人的路怒癥,可能也僅限于隔著擋風玻璃破口大罵,或者摁摁喇叭、頻頻閃燈宣泄胸中郁悶,最多是你來我往慪氣相斗幾回合,一般不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但長期維持這種精神狀態,暴戾的負面情緒不利于行車安全,也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終受害的其實是身邊的人和自己。
要如何盡可能避免路怒癥發作呢?
下邊有幾條小建議:
第一條,規劃出行時間。如果每天要急匆匆地趕著上班打卡、會見客戶、處理業務,每一盞紅綠燈都要搶著過,每一條神經都繃得緊緊的,如果再遇上半路堵車、無端加塞,心里不毛躁脾氣不發作才怪。預備一點提前的時間,保留一些應變的余地,開車自然也更放松。
第二條,選擇不同路線。每天在家和辦公室兩點一線之間往返,一般不會只有唯一一條路線。想想辦法,多發掘幾條或者路程短一點,或者路況好一點,或者風景好一點,或者行車通暢一點的路線,靈活應用,排列組合,按實際情況選擇省心舒坦路線,也避免了駕駛疲勞和心情緊張。
第三條,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避開擁堵。如果在“堵城”上班,最好多多關注實時交通情報。開車時順手打開收音機,各電臺不時會插入路況播報;除此之外,現在很多導航應用也可以查詢實時路況。譬如市場上一些智能屏互聯系統,可以直接連接手機,將手機顯示的圖像直接投影到中控屏幕上;只要打開手機上的導航應用,實時路況可以通過手機網絡可以很方便地獲得,還能更加清楚地顯示在雅閣寬大的中控屏上。巧妙避開城市擁堵之余,也規避了一邊開車一邊操作手機帶來的風險。一些車載導航系統還帶有變道提示功能,提前識別、著重指出前方路口應當切入的車道;跟著導航的指示,總能輕松走在正確的車道上,基本避免了迫不得已的變線,也自然杜絕了和別人發生沖突的機會。
最重要的第四條,不是掌握某個具體的方法技巧,而是要學會進行換位思考。很多司機坦言,“路怒”的狀態,正是被其他駕駛者非安全、不文明的駕駛方式引發的。譬如駕駛操作不規范,駕駛風格太危險,便嚴重地威脅著他人的安全;而司機的狀態、社群的素質、交通法規的執行等等問題,造成了目前糟糕的交通現狀,也導致了很多人把負面的情緒以消極的方式宣泄出來。不過,既然知道了“路怒”的緣由,對癥下藥,其實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學問:以安全文明的駕駛方式,包容那些危險粗暴駕駛行為。當別人以不友好的方式變線、搶道、剎車,甚至阻斷了正常行駛路線時,不妨將心比心想一想,他們是否并非有意為之?可能他們的后視鏡存在盲區,確實沒有覺察后方的車輛;可能他們開車一時大意,也沒有留心身后的狀況;他們也可能真的需要抓緊時間趕路,原本無意冒犯……說不定在厲聲斥責的時候,他們自己也心存愧疚呢?聽聽輕音樂,嚼嚼口香糖,放松心情,拋開壓力,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保持自己安全文明的駕駛方式和風度。
遇到路怒癥,請心平氣和,冷靜處理,做出判斷,禮讓三分。開車出行,最怕的就是遇上搶道,加塞,逆行的車輛。尤其是擁堵路段,有些司機不愿意耐心排隊,偏要走捷徑,隨意往其他車道穿插,還振振有詞,不講文明,讓人無可奈何。遇到怒路癥,如果兩車互不相讓,甚至吵架動手,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要知道,逞一時之強,不是聰明之舉。(本刊記者 / 蔡曉臻)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