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
遂寧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地,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都經濟區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遂寧市大力實施樞紐拓展、樞紐提升行動再次取得喜人的成效:已建成四川省次級綜合交通樞紐,擁“1環8線”“3向7線”的公鐵聯運交通網絡,“層次分明、布局科學、網絡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并舉的立體交通格局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善弈者謀勢。
特別是今年以來,遂寧市交運系統狠抓交通運輸項目建設、脫貧攻堅、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圍繞構建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奮力沖刺。
中環線東半環基本實現初通,全線建成后,遂寧市城市面積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2倍左右,大遂寧格局呼之欲出;
遂寧至大英快捷通道、遂寧至蓬溪快捷通道建設穩步推進,已形成較多實物工程量;
馬家渡渡改橋實現初通,解決群眾出行、帶動區域農業經濟發展;
科技治超即將投入使用,遂寧市人力治超將順利向科技治超轉變;
遂寧市成為省內首個頒發網約車平臺許可證地級城市、全省首個網約車合法經營的城市;
遂寧至德陽高速公路項目即將進入投資人招標程序;
道路運輸站場建設完成投資占年度目標80%以上,公路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開工建設得到穩步推進; ……
一個個交通項目擲地有聲,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穩步推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為加快建設綠色經濟強市、加速脫貧攻堅進程、構建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遂寧交通人信心越來越足,奮進步伐越來越堅定。
那么,五年以來遂寧市交通建設發展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在喜迎十九大召開之際,我們以路來管窺一斑,用道路丈量遂寧跨越發展歷程。
【大交通鑄就發展大格局】
推進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四通八達路網拉起支撐城市發展的“鋼筋鐵骨”
跨越之路
擴主城、連縣區、融成渝
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形成
“2003年,從遂寧拉貨去重慶要花10個小時,而現在,只需2.5個小時就能到達。”市立合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蔣立合說,自公司2003年成立以來,13年間,他公司的運輸車輛也從最初的10多臺增加到了600余臺。他見證了遂渝、遂綿、遂內、遂資、遂廣、遂西、中環線等境內公路的建設。他感嘆,遂寧交通的發展,為運輸企業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紅利。
交通不暢,再好的區位也無優勢可言。一個個項目從設想,到紙上規劃,到開工實施、建成,目前,遂寧市已建成高速公路“1環8線”359公里、鐵路“3向7線”237公里;國道246線、247線、318線、350線和省道101線、209線的升級改造,高速公路、國省干線與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銜接,“4環4射”市域干線公路網絡布局初顯;遂寧新機場建設有序推進;遠成物流園、鐵路物流園公鐵聯運,正促進傳統貨運樞紐向現代物流中心、物流園區轉型;涪江水運航道已列入省級規劃;成遂南達萬高鐵已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遂寧市已初步形成了“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網絡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并舉的立體交通格局。
發展之路
“交通+”有“溫度”
群眾脫貧奔康有“熱度”
截至2016年底,遂寧市農村公路達8250公里。強化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今年上半年,安居區成功入選四川省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 如何為農村公路提“質”增“量”?如何當好扶貧先鋒?在取得如此成績之時,遂寧市全力打造農村公路升級版,今年,農網項目、扶貧道路、農環線等得到同步推進實施,不僅為遂寧市農村公路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通過交通精準探索、精準規劃、精準施策為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提質增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提供了交運力量。
就拿農環線來說,市交運局堅持交通融合發展,提出“五位一體”理念,推進農環線實現“交通+產業+扶貧+新村+旅游”五位一體統籌規劃建設,啟動23個小環線272公里規劃建設,新改建農業園區連接線道路1000公里以上,形成村社道路連小環線、小環線接大環線的農業園區路網布局,它的建成將最終實現串聯5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輻射18個縣級農業園區和N個鄉鎮特色園區,全市323個貧困村村村入園、8.6萬戶貧困戶戶戶入社,讓貧困群眾深度參與,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農環線建設后,村里有了產業入駐,我將自家的水田流轉融入“萬畝蓮藕”基地,自己則在基地打工種藕、鋤草、施肥、挖藕,年收入達2萬余元,鼓起了‘錢袋子’。”位于農環線起點的船山區永河產業園內河沙鎮梓潼村村民唐遠生高興地告訴說,去年他順利脫貧“摘帽”了。
路網交通建設,不僅關乎群眾的生產生活,更是貧困區域能否如期脫貧的先決條件。而產業扶貧之難在于產業與貧困戶之間的“斷鏈”。農環線破解的便是這一難題。
截至9月底,“農環線”新改建101.7公里中,已完工路面68.7公里,今年底除田家渡渡改橋及其連接線外,將實現貫通。
另外,2017年,遂寧市加快推進G318遂寧市城區過境公路、G246遂寧市城區過境段及連接線,S209安居區至白馬公路、S401大英縣城至河邊段、S413蓬溪縣羅戈鄉至赤城鎮改建及S101射洪至西充界段公路改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旨在構建對外暢通、路況良好的國省干線公路網絡。
其中,聚焦90個貧困村摘帽,全市交運系統精準發力,提前實現了2017年90個脫貧摘帽村通村硬化路達標率100%的目標,并啟動脫貧摘帽村通村硬化路增設錯車道專項工程投資843萬元,建設782個錯車道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便捷之路
群眾出行更安全、便捷
農業產業生產馬力十足
“渡改橋”項目是貫徹落實省政府渡口改橋專項攻堅行動的重點項目,是事關老百姓出行安全的民生工程。遂寧市共12座“渡改橋”項目,總計劃投資18.61億元,已列入省補計劃資金3.8億元,截至目前到位補助資金2億元。
射洪馬家渡渡改橋位于射洪縣沱牌鎮,是一座長1293米的渡改公路橋,近日,初通了。在此之前,一條河面寬約1000米的河流無情地將射洪縣沱牌鎮和射洪縣青堤鄉的居民分隔兩端。學生上學、老人看病、村民趕場都成了個難事兒,直線1000米的路程,如果不坐渡船,居民需要繞行至射洪縣城20公里路才能到達河對面。
它的建成,不僅讓射洪縣沱牌鎮、青堤鄉5萬余群眾直接受益,而且輻射相鄰的蓬溪縣天福鎮、紅江鎮等區域,將有力推動射洪兩岸農業產業、農業觀光旅游發展。
目前,全市12座“渡改橋”項目,主體基本完工、年底將建成的有2座,分別是馬家渡渡改橋和烏木樁渡改橋,已新開工通泉街渡改橋1座,紅江渡、黃連沱、田家渡渡改橋項目將力爭年內開工建設,青堤、香山渡、龍寶、癩格寶、袁家壩、小河洲渡改橋項目均已不同程度啟動了前期工作。 公路渡口方面,今年全市建成技改客船10艘、海事躉船1艘、海事工作碼頭1個;公路安保工程方面,2014年至今,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已完成850公里。
【大交通引領大發展】
超前謀劃大走廊、大網絡、大格局
大手筆!“十三五”我們將建成這些項目
筆者獲悉,《遂寧市“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已初步完成,遂寧市已超前謀劃一批綜合交通樞紐支撐性項目,一起來看看我市交通運輸圍繞大力實施“樞紐提升行動”,加快構建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十三五”期間將建成哪些交通項目?
構建交通大走廊
積極推動和參與長江經濟帶路網、成渝城市群路網建設,構建公鐵水航一體化運輸體系。推進遂寧經中江至德陽、遂寧大英經三臺至樂至、南充經遂寧蓬溪至潼南等高速公路建設和成南高速公路擴容、遂寧至成都新機場通道等重點項目,擴大高速路網覆蓋面。
暢通市域大網絡
加快建成城市中環線、市縣快捷通道等重點交通項目,加快國道246線、247線、318線、350線和省道101線、209線的升級改造,強化高速公路、國省干線與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銜接,形成“四環四射”市域干線公路網絡。
打造樞紐大格局
依托遠成物流園、鐵路物流園,促進傳統貨運樞紐向現代物流中心、物流園區轉型。加快遂寧安居機場建設,配套成渝兩地機場,建設國際物流空港。加快遂寧港建設,開工建設大沙壩作業區、三星船閘、柳樹船閘等重點項目,推進市城區至潼南界30公里Ⅳ級航道建設,打通水運航空對外大通道。
【深化改革固本強基】
提升交運系統軟實力
這幾項深化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開展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對遂寧交通道路運輸而言,深化改革的本質就是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以創新改革強內力推動道路運輸行業轉型發展。筆者了解到,遂寧市交通運輸這些深化改革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傳統客運轉型
全市客運場站走上“運+游”發展之路
研究推進道路運輸市場化改革方面,遂寧市推行“客運+旅游”轉型發展模式,射洪客運總站、蓬溪客運站、市城南、城北客運站等先后試點開行了遂寧至都江堰、藥王谷等周邊旅游景點的直通車,實現往返、食宿、景區游覽一條龍服務,利用運輸優勢,全市客運場站順利走在了探索提供旅游集成服務的轉型路上。
今年上半年,全市客貨運總周轉量同比增長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1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5名。
推動依法行政改革
遂寧市科技治超為全省“雙超”作出示范
在研究推進道路運輸安全改革方面,全市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電子動態監控系統即將投入使用,遂寧市“人力治超”將順利向“科技治超”轉變,這一系統將實現公安、交運以及其它治超責任部門的綜合監管、聯合指揮、信息共享、聯動處罰。
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
遂寧市成全省首個網約車合法經營城市
面對出租汽車行業及網約車發展趨勢,今年以來,遂寧市交運系統穩步推動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以創新為驅動,提升與“互聯網+”時代基本適應的交運系統軟實力,成效已初顯。 今年3月《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遂寧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出臺;8月市城區出租汽車4G智能監控管理系統正式啟用;9月30日遂寧市首批10輛網約車獲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頒發,其中7名網約車駕駛員獲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繼9月19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獲取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后,遂寧成為了全省首批網約車運輸證發證城市,也是全省首個網約車合法經營的城市……一項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全市出租汽車行業規范管理水平均正得到提升,市民出行將變得更加便捷、安全。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