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江蘇還要再開工6座過江通道,從京滬高速南下,不用拐彎,可以驅車直接跨越長江駛上滬寧高速了!承接五峰山長江大橋與京滬、滬寧兩條國家交通大動脈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6月30日正式通車!至此,江蘇高速公路中軸線一舉打通,跨江融合再添新通道。
南北牽手!
京津冀“無縫對接”長三角
“我們業務合作單位在常州,過去開車要從潤揚大橋繞一大圈,現在好了,從五峰山長江大橋可以直接過江,到常州幾乎就是一條直線了!”寶應人周偉盼望著五峰山長江大橋通車已經好幾年。過去,從京滬高速下江南的車輛,必須在揚州拐彎。
如今,彎道變直! 去年底,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打通了連淮揚鎮高鐵過江的通道;如今,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通車,上層公路通道也一舉打通了!由此,江蘇高速公路版圖的中軸線貫通南北,京津冀和長三角之間擁有了一條南北向最便捷的過江通道。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全長33.004公里,起自G2京滬高速與G40滬陜高速交叉的正誼樞紐,接五峰山長江大橋,止于泰鎮高速與江宜高速交叉的大港樞紐。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五峰山大橋核定9座以下一型客車收費標準為35元/車次。
從京滬高速南下往蘇州、上海方向的車輛,今后無需拐往江陰大橋、蘇通大橋,可從五峰山長江大橋過江后進入滬寧高速;南下常州、杭州方向的車輛,可從五峰山長江大橋過江后經江宜高速、宜長高速,一條直線通達。新的跨江通道不僅完善了大交通體系,也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我們的貨物80%經高速公路運出,現在3分鐘就可以上高速了,節約半小時。”站在李典頭橋互通入口,江蘇亞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強興奮地說,一年下來企業可以節省幾十萬元物流費用。
面向未來!
引領中國新一代高速公路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上,除了感受到江蘇首條新建八車道高速的暢跑無阻,還可以體驗到中國第一條“未來智慧高速”帶來的便捷!
前不久,記者在指揮部的引領下,親眼見識了高速公路“頂配版”的各種高精尖“黑科技”。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設置了10公里車道級霧天誘導試驗段。記者在現場看到,試驗段的每一條車道,都在地面埋設了誘導燈,可以在雨雪、霧天實現類似于飛機盲降的效果。
在高橋收費站,記者驚奇地看到,這里并沒有過往我們在高速收費站區看到的林立的龍門架。“五峰山接線工程是江蘇首個準自由流收費試點項目,通過將龍門架前移到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實現了ETC的預收費。”寧滬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準自由流收費可以將ETC車道通行效率提高3倍以上,車主幾乎不用踩剎車即可通過收費站。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還建成了全國第一個完備的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示范應用基地,擁有全省新建體量最大的智慧服務區——揚州廣陵服務區……以“安全保障全天候、出行服務全方位、運營維護全數字、綠色建管全壽命”為理念,打造了一條面向未來的新一代高速公路,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智慧交通建設的新標桿。
跨越天塹!
“十四五”再開工6座過江通道
400多公里長江橫貫江蘇,從“擁江發展”走向“跨江融合”,離不開過江通道的加密。過去五年來,江蘇先后建成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建設數量超過過去10年之和。截至目前,江蘇已建成了各類過江通道17座,在建過江通道7座,全省過江通道布局更加均衡,為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開新通道。
放眼江蘇,一體化發展的新藍圖已經繪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將進一步優化過江通道布局,提升跨江交通支撐能力。
按照“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總體思路,眼下江蘇正在倒排時序進度,規模化開工,快速化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十四五”期間,6座過江通道計劃建成通車;除去今年初已開工的南京地鐵4號線二期工程外,“十四五”期間江蘇還計劃再開工6座過江通道,包括張皋、海太、通滬、江陰第三過江通道以及上元門鐵路過江通道、寧儀揚城際鐵路過江通道;此外,還儲備推進蘇通第二過江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 到2025年,力爭全省已建和在建過江通道達到30座,初步形成規模適度、資源節約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過江通道瓶頸基本緩解;至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過江通道系統,長江兩岸城市之間實現無縫化、一體化銜接,更好地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