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曾經是我們冀王人心里解不開的疙瘩,而如今這里加寬的加寬,新建的新建,全村66條街道每一條都以水果品種來命名,家家蘋果、戶戶葡萄,運輸車輛直接開進了田間地頭。路通了,運輸便捷了,果品質量有了保證,銷路也隨之打開了,光在抖音、快手和微信上直播帶貨的就有幾十家,我們村的果品收入逐年上升。”冀王村村民冀承康笑著說。冀王村是陽谷縣壽張鎮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村,這個當初遭人嫌棄的“孬村”,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水果村”。這得益于農村道路的改善,農村道路升級改造給村民們搭建了一條致富快車道。
2017-2021年,山東陽谷縣交通運輸局以村級網化工程、全省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及“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為契機,投資10.37億元,建設農村公路里程1435公里。截至目前,全縣公路通車里程3121公里,公路密度293公里/百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該局重點打造脫貧路、產業路、旅游路,路網暢達,激活了農村發展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功能。
“農村公路+扶貧”,脫貧跑出了“加速度”。“農村富不富,基礎在修路。”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是實施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重要基礎和條件。2017年-2021年,共建設扶貧道路368公里,尤其是2017年建設的金堤河扶貧大通道陽谷段總里程67公里,途徑我縣阿城鎮、張秋鎮等9個鄉鎮(街道),沿線輻射159個行政村,受益群眾13萬人。扶貧公路的建設,極大改善了群眾出行環境,為沿線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俗話說“進出有好路,產業有出路”。“農村公路+林果產業”模式讓四朋鄉冀王村的村民鼓起了腰包,而距離不遠的壽張鎮呂莊村蔬菜批發點處,各種車輛裝載著不同品種的新鮮蔬菜陸續駛出市場,一片忙碌的景象。“我們村修建的7.6公里的路,外聯內通,各種拉蔬菜的大車能夠進村,蔬菜一直供不應求,運銷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湖南、東北三省等省。”呂莊村村支部書記呂繼鎖高興地說。“農村公路+蔬菜產業”的效益將逐步顯現。道路建設帶來的不僅是財富,更讓村民換了“腦筋”。村民們改變了過去的被動發展為主動發展,改變了過去傳統單一的種植結構,拓寬了村民致富的通道,“張秋鎮山山農場”、“旭光家庭農場”、“農信家庭農場”迅速興起,成為點燃群眾致富的新引擎。
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加速了全縣旅游業的發展,農民吃上了旅游飯。“自從張街通往蚩尤陵的路修通后,來往的游客多了,趕上五一、十一的旅游旺季,我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賺2000多。”擺攤賣特產的張街村村民張士勤樂得合不攏嘴。2017年以來,圍繞景陽岡、獅子樓、劉鄧大軍、蚩尤陵、海會寺等旅游景點,建設167公里旅游路,并開通了旅游專線。旅游的興旺,帶動當地旅游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鑫海李子采摘園”“鳳凰山生態農業采摘園”,打造了吃、喝、玩、樂、購等旅游元素一體的采摘體驗旅游,有效帶動了村經濟和村民就業。(文/孫德忠 潘永華 丁嚴濤)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