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旗古魯板蒿鎮公路建設促發展紀實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古魯板蒿鎮,因地處紅山水庫下游、老哈河南岸,使這里成為山青水秀的魚米之鄉,吸引了天南地北眾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但凡到來的游客無不贊嘆這里的水鄉風光,更為這里縱橫交錯的公路而折服,305國道、縣道“萬白線”“前龍線”以及鄉鎮公路、通村路、產業路、旅游路,形成了通衢八方的公路網絡。
建設交通網
幾年來,古魯板蒿鎮的公路施工不斷,伴隨著筑路機械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公路日臻完善。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來,敖漢旗交通局作為古魯板蒿鎮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行業作用,2021年完成古魯板蒿鎮6個行政村產業路上報工作,完成八家村2.3公里與萬白線通組路、山咀村曲家灣子至前白音海4公里通組路,完成李家營子村荷前線至西河2.1公里通組路和康家營子村牧草基地產業路5.9公里的設計,完成山咀村牧草基地2.2公里的產業路建設,完成305國道周家地段1.368公里的排洪工程,對全鎮各村自然營子沒有硬化的路段進行實地勘察和現場丈量,涉及12個行政村53個自然營子共計84公里需要硬化。2022年古魯板蒿鎮交通建設列入全鎮重點項目清單10項。
目前,古魯板蒿鎮境內有305國道16.8公里,縣道75.5公里,其中萬白線18.5公里、前龍線57公里,鄉道99.8公里,其中產業路10.5、烏它山旅游路19.8公里,通村通組路367.1公里,其中街巷硬化道路312公里,全鎮12個村全部通了標準化柏油路以及水泥公路。古魯板蒿鎮政府鎮長鄭慶鑫高興的說:“鄉村因路而興、因路而美,完善的交通道路讓百姓出行更加便捷、產業興旺、旅游紅火!”
路通產業旺
驕陽下,村路旁,李家營子村養牛大戶32歲的耿遙坤正在與客商進行肉牛交易,熟人熟路,侃快成交,10頭牛收入20萬元。這樣的交易場面在古魯板蒿鎮公路旁經常出現。耿遙坤不但是養牛大戶,還是鎮里的“牛專家”,他要經常開著車走村串戶,每年改良黃牛近3000頭。
古魯板蒿鎮像耿遙坤這樣的“牛人”比比皆是,帶動全鎮肉牛產業異軍突起,肉牛養殖戶達1400戶,肉牛存欄3.25萬頭,改良冷配站點13個,專業防疫人員19人,萬頭肉牛養殖基地1個,肉牛養殖專業村4個,肉牛養殖家庭農場9個,戶外養殖場(小區)22個,養殖合作社17個。每天從事肉牛業務的人們把各級公路裝點得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全鎮還有谷子種植面積4.5萬畝,年產谷子22000余噸,年產值達1.26億元;設施農業產業冷棚2000畝,每個棚年純收入30000元以上。這三大主導產業的產品都要依靠各級公路運輸出去,公路成為名副其實的“進財路”。
不僅如此,依托公路發展的還有七個特色產業,即全鎮存欄10萬只的肉羊產業,存欄6000口的特色黑豬產業,種植面積2萬畝的甜菜產業,1萬畝的露地蔬菜產業,5000畝的中藥材產業,1.1萬畝的水稻產業,3萬畝的牧草產業,古魯板蒿鎮的人們每天忙碌在公路上……。
“公路+產業”加快了產業融合步伐。古魯板蒿鎮將公路規劃建設與鄉村產業發展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公路圍著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的分布格局。隨著產業路等農村公路不斷延伸,帶動了一大批以谷子、蜜瓜、胡蘿卜、中藥材種植等為主的產業重點戶,便利的交通助力肉牛、肉羊、黑豬等特色養殖發展壯大,讓農民走上了“致富快車道”。通過整合供銷、電商、快遞等資源,依托全新的農村公路網絡,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立鎮、村兩級物流體系,真正實現了“修好一條公路、發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水鄉旅游興
條條道路帶動了鎮域旅游,年旅游人數超過10萬余人,節假日更是游人如織,游客說,這里可有看頭了,放眼望去,紅山水庫壩下30余公里長的老哈河河道碧波蕩漾,2000多畝水面在陽光下閃著粼粼的白光,河面上幾萬余只散養的河鴨在河面上追逐嬉戲,更有如雪的白鵝“紅掌撥清波”,不知名的鳥兒在河岸的垂柳上啁啾鳴唱,曲曲彎彎、如詩如畫的河道上,隨處可見魚兒跳躍,或水下游弋,在水面上濺起層層漣漪,河道年產鮮魚一萬多斤。兩岸蘆草青青,幾只小船停泊其間,立足岸邊,微風習習,景色如畫,心曠神怡,真有些陶淵明筆下世外桃園的意境,頗具江南風景。尤其是今年入春以來,遷徙的天鵝達到上千只,在老哈河岸邊中覓食、嬉戲,盡顯千嬌百媚的綽約風姿,吸引了大批游客,這些白色精靈給初春的老哈河增添了無限生機和活力。據生態專家介紹,在河畔棲息的鳥類達10多種、1萬多只。
大道通暢,小道平坦,在綠水青山的環繞下,古魯板蒿鎮不斷筑強筑牢交通網絡,發揮水鄉資源優勢,帶動經濟穩步快速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闊步前進。(楊曉天 張國鋒)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