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 徐劍 供圖
前不久,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并進行了解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綠色基礎設施創建,而綠色公路則是綠色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起綠色公路,可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樣,僅僅是植被綠化、加強生態保護那么簡單。綠色公路的理念貫穿了公路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營維護的全壽命周期,統籌資源利用,體現建養并重。作為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節能環保的重要抓手,我國正在不斷深化綠色公路領域研究與成果應用。
什么是綠色公路?怎樣建成一條綠色公路?十余年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簡稱部公路院)就開始關注“綠色公路”這一概念,將歐美已經提出并逐步開展的綠色公路建設進行中國化的探索實踐,整合了原先材料循環利用、節能減排、景觀建造等多個零散的研究方向,促使“綠色公路”形成統一明確的概念。
這些研究成果有力支撐了2016年交通運輸部《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的正式發布。《指導意見》明確,綠色公路的特征是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節能高效和服務提升,目的是實現公路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除了明確概念和頂層設計,部公路院還組建了一支15人組成的“綠色公路建造技術創新研究團隊”,從公路材料循環利用、公路節能降耗、路域生態恢復等多個角度開展具體技術研發,其研究成果應用于國內多個綠色公路創建項目中。
例如,創新團隊在綠色公路全壽命周期能耗研究和試驗中發現,同等單位體積的建筑材料,以瀝青路面的能耗最大,而這其中,石料和瀝青的加熱過程占到瀝青混合料生產總能耗的90%。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創新團隊研究出的溫拌瀝青技術,降低混合料生產所需溫度,大幅度減少了能源消耗,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0%以上、有害物質排放80%以上。
此外,創新團隊還開展了“廢舊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裝備及示范”“瀝青路面全壽命周期能耗評價技術合作研究”等多項研究。其中,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應用最廣的路面材料循環利用技術,可使廢舊路面材料再生比例達到70%以上,節省加熱能源6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節約材料70%,降低工程造價20%。
創新團隊起草了多部行業標準規范,牽頭編制的《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已經成為全國行業技術標準。
綠色公路目前的難點在于如何科學地進行評價。一條修建在西北黃土高原的公路和建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公路,在生態保護和材料循環利用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側重點。創新團隊專家認為,不同公路的綠色發展需求不同,無法進行直觀比較,綠色公路是否需要、能否拿到同一個體系中進行評價比選,這些都是今后需要考慮的問題。
創新團隊專家還認為,綠色公路在建設中有多要素、多方位、多目標的考慮,不能以犧牲其他階段、其他地區的綠色發展為代價。這就需要制定完善、合理的評價體系,進行綜合考量。
創新團隊負責人、部公路院研究員徐劍表示,近年來,一系列綠色公路示范工程建設的開展,對綠色公路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綠色公路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今后,綠色公路的研究方向將繼續與時俱進,契合時代發展主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