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既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作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公路建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先行引領和服務支撐作用。金普新區按照“修一條公路,造一片風景,富一地百姓”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暢、安、舒、美”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環境,始終堅持以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資金投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金普新區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炮臺街道、石河街道、七頂山街道、三十里堡街道被評為遼寧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華家街道、向應街道被評為大連市“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四好農村路”。蓬勃發展的“四好農村路”,使金普新區公路網結構更為完善、治理水平持續增強、運輸服務品質明顯提升、與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深入,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更多的動能,串起了新區色彩繽紛的新生活,勾畫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一、縱橫交錯公路網串起百姓色彩繽紛的新生態
金普新區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萬,轄設街道25個(其中涉農街道12個) ,行政村196個(其中涉農村151個)。2022年6月完成重點工程渤海大道及相關配套連接線工程建設,實現渤海大道通過南北段連接線全線通車,完善了渤海沿線路網格局,提高了大連對外輻射能力。完成大前線改擴建、青三立交與石北線連接線、金七線與渤海大道互通立交陸海段改擴建、石北線改擴建及石北線與濱海公路連接線5條連接線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渤海大道與地方公路互聯互通,帶動主城區和金普新區聯動發展,促進石河街道、三十里堡街道、七頂山街道區域享受渤海大道交通紅利,實現與中日生態示范新城、大連現代農業產業中心等重點園區的無縫銜接。截至目前,全區現有普通公路1986.819公里,其中國道3條180.401公里,省道1條20.434公里,縣道17條246.231公里,鄉道121條593.395公里,村道612條946.358公里。農村公路占比89.9%,農村公路等級路率90.8%。
二、建設資金大投入換取了公路紅利的新回報
多年來,除上級補助資金外,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全部由新區財政負擔,養護資金全額納入預算管理。近五年來,已累計投入資金5億元用于農村公路新建、大中修及日常養護,其中,工程資金約4.35億元,養護資金約0.65億元。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利條件的影響下,新區仍配套2058萬元,用于農村公路大中修建設。投入529.4萬元,用于農村公路非專業化養護,有力保證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金普新區始終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惠民實事”項目。路為城之脈,脈暢而城興。“四好農村路”金七線自東向西貫穿金普新區,沿途經過大連金石灘旅游度假區、金普新區得勝、亮甲店、三十里堡、七頂山等5個鄉鎮,串聯起40多個自然村落,為10余萬居民提供了“我家門口那條路”談資。為金普新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港航物流產業集群打通了交通運輸小循環堵點。對沿途的汽車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臨港工業、電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礦業、農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等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大連好之源農產品有限公司是全市規模最大的蔬菜冷鏈加工配送企業,公司經理孫德濤說:“每年可將本地的1萬噸蔬菜加工成“開袋即食”的成品菜,4000噸配送到市內各大市場、生鮮超市、單位中央廚房、食品加工企業和高端住戶。加工后的蔬菜要用專用的冷鏈配送車運到市內,由于道路條件差,跑一趟市內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再加上路上經常堵車,無法保證按時送達,影響了用戶生產和需求。金七線貫通后,運輸時間可節省30分鐘,對供需雙方都十分有利”。
三、精品路線石東線打交通旅游的新動脈
通過建設“百里花街”、“薔薇大道”等各具特色的項目,提升農村公路景觀層次,逐步形成了“山青、水秀、路美”的特色圖景,帶動都市鄉村游、大棚采摘、水果海產品深加工等眾多產業蓬勃發展。“金普大櫻桃”已成為馳名海外的著名地理商標。石河村位于小黑山北麓,早年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里與外界聯系的道路僅僅是一條塵土飛揚的土路,落后的交通條件一直嚴重制約著石河村的發展。交通運輸局按照“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思路沿路增綠,提升綠色生態容量,讓道路和諧巧妙的融入周邊環境。以景觀為點、以道路為軸、以民居為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支撐,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在石東線全線鋪就了一張山水相依、紅綠相融的生態畫卷,體現了具有鄉村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公路建成后,村里建設了豆腐坊、油坊、酒坊、磨坊、粉坊等鄉村旅游項目。近年來又逐步開發出民宿、農家樂旅游、溫泉酒店等鄉村旅游產品。24家農家院中有14家被評為“大連市星級農家樂”,日接待能力達到6000余人,可同時容納500余人住宿。石河村通過構建通道支撐、集散銜接、基礎網絡、配套服務等旅游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旅游公路建設,持續優化旅游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路網連通和有效銜接,逐步打通了東溝的交通旅游“大動脈”。石河街道東溝村,向應街道土門子村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最美鄉村。
四、公路建設提檔升級完善了鄉村發展的新融合
金普新區整合交通運輸、農業、旅游、供銷、郵政等部門資源,推動農村物流站場網絡、運輸配送和經營主體融合發展。逐步發展、壯大農村物流節點體系,鼓勵快遞企業拓展農村物流運輸業務,開展農村物流社會化管理試點,推動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產供銷一體化發展,實現了農村物流運輸網絡互聯互通。“十四五”以來,金普新區完成縣級公路路面改造8條33公里,鄉級公路路面改造56條152公里,村級公路路面改造84條159公里,險橋改建2項,建安費總投資約4億元。新區城鄉客運一體化全面達到5A級標準,全區25個街道204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和通客車,全區現有農村客運班線78條,客運車輛155臺。積極推進城市公交向農村地區延伸,完成國道G201鶴大線客運班線公交化,整合現有部分農村客運班線,開通金州中心汽車站至亮甲店、向應、登沙河街道的4條公交線路,沿途5個街道百姓可以乘公交出行。計劃啟動G202國道黑大線方向的公交化改造。農村公路街道級候車亭全覆蓋,2022年建設33個村級候車亭。已建宇培、鐵龍、蘇寧、大連現代農業產業中心、大櫻桃分揀集散中心等專業化物流節點,面向周邊涉農區域提供綜合物流服務?h鄉村三級物流服務覆蓋率達100%,涉農街道物流節點約250家。圍繞當地農業優勢主導產業,每年組織召開金普新區大櫻桃采摘直播季,攜手京東完善大連大櫻桃全渠道銷售體系,積極開辟新的電子商務業務領域,利用順豐、京東等物流平臺開展大櫻桃網上銷售,不斷拓展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五、路長管理新機制提升了公路“建管養運”新成效
在落實路長機制管理上,機制細化到舉措上,干勁體現到狀態上,標準落實到成效上。金普新區成立以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為組長,財政、發改、人社、交通、郵政、供銷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出臺了《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建立總路長+縣鄉村三級路長管理體系,設置新區及各街道路長制辦公室,明確工作目標及主要任務。通過“四好農村路”綜合管理平臺,利用公路資產基礎數據平臺及路長管理系統,使用“慧路通”移動APP,實現路長及養護管理數字化。制定了《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工作落實,全力推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為實現既定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出臺《金普新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權責清單,制定考核辦法,提高養護資金利用效率,促進農村公路可持續健康發展。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全額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管理,新區財政每年投入700余萬元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茖W實施日常養護,通過“養護會戰+常態保持”,使公路全線始終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交通建設的強勁保障,我們會一如既往的保持務實擔當、善作善成,堅定不移的提高站位,聚焦目標任務,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把勇毅鉚在工作上,對作出的決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強化執行力,一抓到底、爭求實效,全力以赴“拼、搶、爭、實”,激發“拼”的干勁,保持“搶”的狀態,加大“爭”的力度,發揚“實”的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采取超常規突破性舉措,堅決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加快金普新區“東北第一強區、全國一流新區”建設步伐,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區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努力當好新時代遼寧振興的開路先鋒!(張添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