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國企改革正進入以資產證券化為核心之一的綜合改革階段。
國有企業證券化,通俗地講就是泛指將不具有流動性的國有資產(資產、收益權、債權等),通過企業改制、結構性重組、風險隔離等手段,轉換為在金融證券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使其具有流動性。
但是,在國企功能性分類尚不夠明晰的前提下,如何精準操控不同企業的資本重組?現階段的國資證券化改革,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對于國資國企改革的全盤推進,又有哪些促進作用?
帶著上述問題,1月11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
大量資本向國企股轉移
NBD:我們梳理了一下,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都在致力推進國資證券化,比如支持整體上市,或者在股權激勵以及多元化改革方面有新動作,就國資改革的角度來說,您覺得資本市場會呈現出哪些特征?
李錦:從現象上來看,從2014年12月開始,比如銀行降準以后,沉睡幾年的股市出現爆發式增長,甚至到了3400點。這其中,尤其是國企股、央企股出現多股漲停。截至目前,大量資本仍在向央企國企股轉移,可以說2015年以來,國企呈現出“三陽開泰”的局面,形勢特別好。
NBD:出現這種現象的詳細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大家的錢都往這里面投?
李錦:從原因上看,隨著房地產市場趨冷以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轉變,大量資本從房地產市場抽出,開始大量流向股市,資本市場迅速興旺起來。尤其是原本曾經低迷的部分國企股發展得到平衡,開始吸引股民的資金投入。
“有利于央企政企分開”
NBD:資本市場呈現出的這一系列新現象,將給改革帶來哪些利好?
李錦:首先,單純從資本的角度來分析,整個國家的社會資本開始從房地產等領域涌向股票市場,使得資本愈加穩定和集中。資本不再四處亂竄而是集中于企業,尤其是國企身上,這十分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NBD:對國企融資是否也有一定利好?
李錦:對國企來說,降低了企業融資門檻,有利于國有企業資本迅速增加,以訂單為基礎的外延式增長還在穩步推進,從新簽海外訂單、結轉海外訂單、海外結轉訂單/收入比指標上看,企業競爭力在穩步上升。
概括起來說,一是促進資本集中,二是利好企業融資。在此基礎上,國資證券化改革,還有利于公司治理。
也就是改變既往國企資本均為政府所有的局面,吸納了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促進產權多元化改革,從根本上有利于政企分開。以后,政府管企業的權力逐漸縮小了,社會資本將會拿到更多話語權。
資本重組或現兩種趨勢
NBD:2015年,有哪些新的改革機遇?
李錦:資本的撬動力量是巨大的,今年出現的第一個機遇是,一季度將出臺1+N個頂層設計方案,在這一系列方案出臺前后,將會再度對股票市場構成利好,更多的資本會投向國有企業。從這點上來說,國有企業應增強信心。
NBD:既然國有企業證券化的熱度不減,那么下一步在結構性重組層面,您預估會出現哪些新動向?
李錦:資本重組一直在進行,2015年,混合所有制、董事會結構治理會得到推進,企業自身重組和混合經濟將“雙輪驅動”。
具體來看,未來可能會出現兩種趨勢。一種是國企內部的重組,部分產能過剩、虧損局面難以扭轉的企業,以及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很可能會被重組或者同類合并,這是一個重要的趨勢。
在同類合并的過程中,國資市場競爭中會出現巨無霸的中國式企業航母,比如國際化大企業集團。
NBD:現在方案進展如何?
李錦:第一季度應該會出臺,比如涉及到分類監管等層面的改革方案,已經在國資委系統研究基本定型,只要等國務院深改小組審核通過,適當平衡后就會推出1+N個方案。
NBD:也就是說分類方案基本敲定了?還會有大的修改嗎?
李錦:需不需要改上面來定,國務院層面會綜合平衡,統籌兼顧,根據改革的現實需要來穩妥推進。等方案出來后,地方及企業會迅速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國有資產證券化改革將進一步加快。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