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東遼縣堅持把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科學發展作為補足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先行棋。通過構建“公路+”模式,促進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多效合一。
在東遼縣金州鄉雙福村,今年,遼源襪業園在村里新建了一座針織廠。這對于已經整村脫貧的雙福村來說,又增添了一重保障。駐村第一書記王小鐵:“因為咱們東北冬天冷,它的意思就是季節性生產。后來提的建議就是上采暖設備,全年生產,廠家也同意了。用量30到40人,我們的原則就是只要進來項目,貧困家庭優先,邊緣戶優先,有勞動能力的五保戶優先。”
王小鐵興奮的告訴記者,依托農村公路建設,村里不僅招商引資吸引力大,就連每家每戶的致富增收也離不開條條農村路:“從這到鄉里七公里,路修好了之后非常的便捷。以前基本完完全全要么靠走,要么靠騎自行車。現在東西多了,家里沒有車的,跟跑運輸的人一聯系以后,開車過來直接就把蛋、禽類、蔬菜,直接就拉到鄉里換錢。”
近年來,東遼縣積極推進“公路+精準扶貧”,在農村公路建設、危橋改造等工程中向貧困村傾斜,優先補足貧困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貧困村硬化實現全覆蓋。同時,積極打造“公路+生態建設”,在全省率先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通過招標,由企業統一進行日常養護,13個鄉鎮招聘保潔人員1260人,配備垃圾箱17000個,清運除雪等機械36臺,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康潔公司遼河源項目部副經理鄭海軍:“保潔員主要就是負責打掃路面、漂浮物、垃圾點。垃圾桶是每10戶設一個垃圾桶,再加上垃圾分類。造成污染的就焚燒了、發電了,可利用的礦泉水瓶了、紙殼了撿回去,咱們公司來回收。”
作為全國著名商品糧基地縣、現代農業示范縣,東遼縣還積極發展“公路+現代農業”。通過改善現代農業園區的路網建設,使通暢發達的交通網絡帶動了公路沿線農產品深加工、特色種養業、特色旅游等產業的蓬勃發展。吉米飄香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雪巖:“原先的路況坑坑包包,不利于大型農機具進入田間作業。經過2016年到2018年,交通局也給我們園區內把路重新修整了。我們所使用的大型農機具,全都可以進入田間插秧,田間管理,還有收割,非常方便,來回運輸減少了很多麻煩。而且我們雇的這些農民,來回上下班也非常方便。”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