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公路這么多年,我早以路為家,行人、司機看到干凈的路面高興,我更感到幸福!”鄄城縣道路養護員李洪強對公路的濃厚感情,正是鄄城縣“路長制”全面發展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鄄城縣全面推進“路長制”狠抓公路日常養護、路域環境整治、揚塵治理、提升公路綠化水平等各項重點工作……美麗的公路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感。
300米一景觀美麗公路“添彩”美麗鄉村
11月月中旬,全市路長制暨路域環境治理現場推進會議召開,會上提出實施路域環境治理是推進生態菏澤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民生工程,道路綜合治理攻堅戰在全市上下開展得如火如荼,日前,記者到鄄城實地感受“路長制”為當地人帶來的幸福感。
在相繼進入的鄄城縣金堤路和黃馬路上,挖掘機正在熱火朝天地作業中。
據鄄城縣交通運輸局養護科科長宋本俊介紹,施工人員正在為道路兩側3米的綠化帶進行集中綠化。其中,金堤路全長9.5公里,道路一側路肩修復已全部完成,寬度為3米,目前正在進行樹坑挖掘,另一側大部分路段已完工,個別路段正在緊張進行樹木清障,這條道路主要栽植黃金柳、白蠟、法桐等綠化苗木。黃馬路全長17.6公里,目前正在進行綠化苗木栽植,按照每300米為一個綠化標準段的原則,分別栽植不同的綠化苗木,采取黃金柳、紫荊、衛矛球、白蠟、西福海棠等綠化苗木高低搭配,“我們將這兩條縣道打造成為綠化示范路和樣板路。”他說。
300米一景、綠化苗木高低搭配......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景觀。綠化已經完成的鄄水路,路兩邊點綴著紅花綠葉呈現了美不勝收的公路景觀。“ 這條路主要栽植了檜柏、大葉女貞、法桐和木槿、月季、法桐。”宋本俊說。
據宋本俊介紹,除了綠化,為了給鄄城縣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有效載體,提供堅實保障,他們深入扎實地做好了‘路長制’的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清理公路沿線違章建筑、亂搭亂建123.65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亂搭亂建485處,硬化平交道口740個,國省道實現了機械化低塵清掃,定期對主要縣道進行機械化清掃,142名縣道養護員每天對管轄路段進行保潔減少公路揚塵,道路保潔正在進行市場化運作,對5條縣道進行了高標準綠化,累計栽植綠化苗木19.8萬棵,各鄉鎮已完成栽植綠化樹木2300畝......
142名縣道養護員扶貧、養路同進行
在鄄水路上,看到路邊盛開的月季花吸引著路人,正在鄄水路養護的養護員李洪強無比自豪地說,自己養護公路已經13年了,公路越來越美,他早已經以路為家。“我今年62歲,沒實行‘路長制”之前,就干道路養護工作,至今已有13個年頭。工資也從最初的二三十元漲到了現在的500多元,政府對我們養護員還真不孬,還給我們在上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李洪強說,13年他用壞了150多把掃帚,但當人走在干凈的路面上,跟他打聲招呼,辛苦也是值得的。
據悉,自2016年起,鄄城縣交通運輸局按縣級公路每2公里配備一名養護員的標準,共選拔配備了142名縣道養護員,每人每月工資500元,全年共需85.2萬元,全部由縣財政負擔。同時結合扶貧工作,選拔配備養護員時,注重從道路沿線村莊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中優先選配農村公路養護員,貧困戶占全縣養護員總數的30%以上。
440個行政村通公交乘車就在家門口
路養好了,城市活了,居民的幸福指數直升,鄄城縣城鄉公交首先讓居民體驗到了便利。
“以前進城不是騎自行車,就是開電動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現在坐公交車進城,既方便快捷,經濟實惠,又舒適安全,而且公交車上有暖風,比騎電動車好多了。”在彭樓鎮王堂村公交站亭前等車的王堂村村民李香蘭向記者說道,“有了公交車,村里有年長的、行動不便的也可以輕松出行,在縣城上學的孩子,家長再也不用擔心他們路上的安全和接送問題了。”
“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公交車輛206部,其中新能源電動車輛188部,城區計劃新增的40部新能源公交車12月底就可正式投入運營;累計建設公交站亭288個,其中129個城區公交站亭全部采用出讓廣告代理權的方式吸納社會資金投資建設,節約財政資金378萬元。”在鄄城縣彭樓鎮王堂村公交站亭前,鄄城縣順發公司經理趙偉詳細介紹了全縣城鄉公交一體化進展情況,他介紹,通過延伸、繞行、合并、增設等方式共規劃了47條公交線路,由原來的傘狀格局升級為"六橫七縱三環"的網狀運營格局,現在已率先在全市實現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建制村通公交。
公路,連著民心,編織美好。公交,拉近城鄉,通向幸福。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