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政府網站發布《陜西省省級公路網規劃(2018-2035年)》,將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蓋廣泛、安全綠色”的省級公路網,有效連接省會、地市行政中心和所有區縣,通達重要鄉鎮、產業基地、旅游景區以及重要交通樞紐,便捷銜接周邊省區路網和其他層次路網,形成“省會輻射周邊,市縣多路連接,縣縣省道通達,重要鄉鎮全面覆蓋”的國省級公路網絡。全省國省公路網規劃總里程約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470公里,普通國道9200公里,普通省道1.16萬公里。
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65%,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60%。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000公里,相鄰地市以高速公路連通,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70%,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70%。到2030年,全省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75%,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80%。到規劃期末(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80%,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85%以上。
制定“米”字形主骨架公路網規劃
《陜西省省級公路網規劃(2018-2035年)》詳細指出了陜西高速公路建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
陜西高速公路建設始于“七五”期間,隨后在1991年,省交通廳制定了“米”字形主骨架公路網規劃。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規劃,其中有三條途經陜西境,為“八五”及“九五”期間高速公路的平穩發展創造了條件。
2000年,交通部規劃了“四縱四橫”西部省際開發公路通道,我省“米”字形主骨架全部成為國道主干線和西部大通道,為全省高速公路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4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我省共有8條公路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陜西省境內規劃里程達3944公里。
2006年,根據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布局及城鎮布局需要,在國高網規劃布局的基礎上,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陜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即“三縱四橫五輻射”網(簡稱“345”網),路網總規模5000公里,該規劃對加快全省高速公路建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2008年,國家提出加快建設高速公路網,增加迂回線路,提高公路抗災能力的要求,陜西也被列為全國公路交通樞紐省份。為適應交通發展新形勢,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機遇,我省對原高速公路網規劃又進行了深化補充和調整完善,形成了“兩環三縱六輻射七橫”網(簡稱“2367”網),規劃總里程約8000公里,該規劃的實施對全省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截至2018年10月,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371公里。
2013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對國道的功能和布局作了重大調整。在國家公路網規劃的框架下,除原有的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外,我省境內又有約1876公里高速公路、3100公里普通省道以及2450公里的農村公路被納入國家公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總規模達5820公里,普通國道網規模達9200公里。
經過此次調整,我省原普通省道僅剩余約2300公里,省級高速公路剩余約2200公里,省級公路與國家公路之間的比重明顯失衡,路網體系不盡完善。同時,隨著全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省級公路網還存在等級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均衡、以及一體化發展滯后等突出問題。因此,《陜西省省級公路網規劃(2018-2035年)》出臺。
普通省道將全達等級公路
此次陜西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后,相鄰縣區間以普通干線公路連接,所有縣級節點平均達到三路以上連通,重要鄉鎮就近接入普通干線網;構筑大西安高速環線體系、暢通對外輻射高速通道,形成境內大中城市高速通道,實現相鄰地市間的便捷聯系,實現縣縣通高速。
陜西高速公路網基本覆蓋到重要的經濟開發區、能源基地、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和現代物流產業園區。全面實現省級公路與重要的鐵路、公路、機場以及碼頭等交通樞紐的對接,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轉換,形成高效的綜合運輸網絡。三大片區、市際、市縣及縣際間的交通聯系將全面增強,出省通道全面增加,西安到所有相鄰省(區、市)將實現當日到達。同時,全面布設國家公路網輔助迂回線路,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公路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應急能力顯著提高,國防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陜西省省級公路網規劃總規模約1.4萬公里,由普通省道和省級高速公路兩個路網層次構成。
普通省道網采用縱橫網格與輻射線、環線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8條放射線及環線、22條縱向線、18條橫向線和35條聯絡線組成的網絡布局,總規模約1.16萬公里。規劃期末省道網線路將全部達到等級公路,并以二、三級公路為主。
放射線及環線(8條):西安至洛南靈口、西安至鎮坪、西安至寧強青木川、西安至寶雞孟家塬、西安至馬欄、西安至榆林、關中環線、西安至大荔黃河畔。
縱向線(22條):沿黃公路、商南縣城至趙川、佳縣至吳堡、潼關縣城至山陽西照川、神木楊家坡至渭南橋南、澄城馮原至大荔范家、白水西固至華州區、澄城馮原至渭南、黃陵至藍田、寧陜縣城至旬陽銅錢關、安康紫荊至鎮巴漁渡、靖邊白城則至志丹義正、漢濱葉坪至漢陰漩渦、淳化至興平、淳化官莊至乾縣上官家、禮泉南坊至眉縣湯峪、定邊石家灣至鐵角城、太白縣城至鎮巴鐵匠埡、千陽大灣嶺至鳳縣縣城、南鄭大河坎至朱家壩、留壩江口至略陽縣城、隴縣李家河至陳倉縣功。
橫向線(18條):神木馬鎮至渡口、神木沙峁至榆陽陜蒙界、綏德河底至子洲淮寧灣、延川乾坤灣至永坪、安塞沿河灣至志丹永寧、宜川壺口至定邊橋兒溝、宜川流彎頭至宜川縣城、韓城至宜君太安、銅川陳爐至照金、大荔至旬邑、大荔羌白至麟游兩亭、潼關秦東至鳳翔縣城、洛南至柞水、山陽安家門至鎮安盈臺、洋縣謝村至勉縣新街子、白河縣城至旬陽小河、西鄉至略陽白水江、安康至鎮巴兩河口。
聯絡線(35條):府谷沙梁至野蘆溝、神木大柳塔至敏蓋兔、橫山至廟畔、靖邊雙海則至黃柏刺、綏德定仙嫣至清澗縣城、槐柏至洛川縣城、長武相公至棗園、旬邑底廟至彬州高渠、旬邑湫坡頭至彬州市、隴縣新集川至上川、銅川陳爐至耀州、大荔范家至埝橋、麟游河西至崔木、隴縣縣城至青銅灘、耀州小坵至三原、麟游良舍至陳倉陽平、永壽店頭至周至竹峪、華州赤水至灞橋狄寨、柞水杏坪至山陽戶家塬、商南太吉河至西坪、鎮安鐵廠至茅坪、寧陜火鐮砭至石泉池河、城固縣城至小盤、漢陰雙河口至龍埡、勉縣元墩至南鄭碾子壩、西鄉茶鎮至鎮巴巴廟、石泉喜河至后柳、白河縣城至界嶺、紫陽洄水至高橋、平利廣佛至八仙、府谷機場連接線、榆林機場連接線、定邊機場連接線、華山機場連接線、安康機場連接線。
省級高速公路待建1513公里
省級高速公路網以原陜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調整報告)為基礎、以國家高速公路網為框架,結合部分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完善,總規模約2650公里。其中包括:
放射線及環線(3條):機場專用高速、西安外環高速、西安大環高速。
縱向線(10條):神木至米脂高速、澄城至商州高速、子長至延安高速、桐木至旬陽高速、福銀連霍聯絡高速、寧陜至石泉高速、定邊至吳起高速、麟游至絳帳高速、洋縣至鎮巴高速、茶店至胡家壩高速。
橫向線(11條):府谷至神木高速、佳縣至榆林高速、清河至安塞高速、延安至吳起高速、韓城至黃龍高速、大荔至鳳翔高速、乾縣至岐山高速、周至至鳳翔高速、洛南至盧氏(陜豫界)高速、眉縣至鳳翔高速、丹鳳至寧陜高速。
連接線(4條):兵馬俑連接線、南泥灣機場連接線、馬家堡至涇陽高速、鎮坪連接線等。
截至2018年10月,省級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423公里,在建714公里,待建1513公里,分別占16%、27%和57%。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