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2020年來了!
推進“四增四減”成大氣污染防治“主旋律”,在此推動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進程加快,受到了很多國外媒體的“好評點贊”。
尤其是近一年,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效果顯著,各項治理措施持續落實。PM2.5濃度下降明顯,重點區域空氣質量越來越好;鋼鐵超低排放進程加快,非電煙氣治理引起重視;VOCs治理鎖定六大重點行業,國家平臺提供推薦的治理和管理技術;
臭氧污染“刺頭”浮現,成都6地開啟聯合觀測,科技管控;機動車排放成大氣污染主要來源,新能源汽車為交通出行“大換血”;中央補貼+清潔能源替代,散煤不復燒,完成清潔取暖戶數又增加。
2020年,進入大氣污染治理的另一個新階段,今年的廢氣治理領域有哪些目標呢?
PM2.5是大氣污染防治中的一個重點,也是各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的難點和聚焦點。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同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過程中,工業廢氣、減少煤炭消耗和機動車尾氣等是治理的幾大主攻方向,同時臭氧污染、VOCs和氮氧化物減排等也是今年及接下來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問題,目標又是如何確定的呢,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工業廢氣治理方面,主要是鋼鐵、火電等的超低排放和非電行業的煙氣治理。確定目標為:
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企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2020年燃燒電廠超低排放工作將結束;國家明確要求長江三角洲區域在2025年規劃期內基本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有專業人士預測,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在內的主要非電行業大氣治理市場空間最高甚至可達3000億元。
推進清潔能源是減少燃煤的主要方式。根據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達1.1億千瓦;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到2020年建成100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同時,繼續推進光伏、風電等平價上網項目的建設仍是重點,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也正在退坡的路上,今年相比2019年,很多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已經相對減少。
針對機動車尾氣治理,交通部強調,2020年底,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將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減少大宗貨物公路運輸,比如煤炭、礦石等貨物鐵路或水路運輸等到2020年增加30%;
加快淘汰污染物排放較嚴重的重型柴油車,要求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
接下來,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是PM2.5和臭氧的協同治理,其中減排VOCs和氮氧化物成了關鍵。在VOCs減排方面,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VOCs排放量下降10%的目標任務;對于氮氧化物,今年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