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千煙洲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獲悉:江西共設置38處“南方紅壤丘陵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示范推廣點,面積達40萬畝。
紅壤酸性強,黏重板結,有機質含量低,保肥保水性能差。在江西,紅壤占土地資源的七成左右,改善并利用紅壤對農業生產尤為關鍵。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統計,全省現有紅壤旱地面積40多萬公頃、可墾的紅壤緩坡地資源66.7萬公頃以上,主要分布在環鄱陽湖丘崗地區、吉泰盆地及贛中南低山丘陵地區。隨著秸稈還田、綠肥種植和還田等技術的推廣,江西紅壤培肥成效較為顯著。
上世紀80年代,中科院在江西建立試驗點;近年來,江西泰和縣千煙洲等地以生態修復為主要任務,在瘠薄的土地種草種樹,在水土條件較好的河谷種糧,將紅壤荒山改造成以林為主的生態系統類型,發展立體生態農業。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