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設“美麗鄉村”,處理好農村生活垃圾是重中之重。全國各地打響了農村垃圾治理攻堅戰,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不少鄉村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有益經驗值得其他鄉村借鑒,比如四川德陽市羅江縣、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浙江江山市楊敦村等。
整頓城市垃圾,卻引發了部分地區的垃圾“上山下鄉”問題,鄉村環境如何守護?
村鎮小縣城,公寓小樓平地起,生活垃圾處理規模加大,難度提升,鄉村環境如何守護?
鄉村地區環保基礎建設不足,管理機制待完善,垃圾處理率低,鄉村環境如何守護?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曾表示,國家發改委正牽頭制定三年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規劃到2020年,9成左右的農村生活垃圾能得到妥善處理。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美麗鄉村”建設以鄉、鎮、村等單位為原點,展開了農村垃圾處理深度推廣。截至目前,已經有不少鄉村率先亮出了成績單,為其他村鎮垃圾處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四川德陽市羅江縣
在羅江縣下轄村,村道整潔,農家錯落有致,分類垃圾桶擺放齊整,整個村莊透著現代文明氣息。據了解,曾經,村里也被成堆的生活垃圾困擾,現在,塵土灰、廚余垃圾都用來堆肥,建筑渣土用來修路,塑料、玻璃之類統一售賣,面源污染一掃而空。
這是如何做到的?自2011年起,羅江縣就推出了垃圾清理費機制,政府出一點,群眾出一點,著力解決建設資金問題;村里還組建了村組季度群眾理事會,公開評比,按四級網格劃分單元,直指監督和管理問題。
廣西百色市田林縣
自清潔鄉村活動開展以來,田林縣就堅持垃圾治理和資源利用,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環衛設施管理維護。截至目前,全縣90%以上村屯實現垃圾常態化處理,建成3個“村收鎮運縣處理”設施,10個村級垃圾處理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田林縣建立了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動員農村基層干部和村民積極參與垃圾處理。同時,田林縣鼓勵鄉鎮村屯完善垃圾處置收費和管理辦法,積極通過媒體宣傳,逐步構建起了一體化的垃圾處理網絡。
浙江江山市楊敦村
楊敦村,算算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村落,其最值得人稱道的就包括“垃圾分類做得好”這一點。按照村民的說法,2017年先后接待了市內和市外,包括黑龍江、河南等省的考察人員不下20批,試點的“三場硬仗”可謂獲得了全面勝利。
第一場仗是清潔庭院,第二場是家禽禁止放養,第三場就是垃圾分類不出戶。村里垃圾處理工作突飛猛進,直接導致了村面面貌大轉變。雖然經歷了“陣痛”,但是街道干凈了,生活舒心了,這一系列的改變都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貴州省畢節納雍縣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貴州納雍縣充分貫徹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原則,以高效推進為目標,切實提升垃圾處理能力為導向,展開了全方位攻堅。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納雍縣提出了的“五個統一”,確保了垃圾治理的有序推進。
首先,是統一組織領導,只有指揮不亂才能令行禁止;其次是統一經費保障,不管是融資還是納入財政預算,都需要規范運作;還有基建和環保設備,這對于設施條件不一的鄉鎮來說是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再者是統一督查考評,以此傳遞治污壓力;最后是統一工作制度,也就是“收—運—處理”體系。
重慶市梁平區袁驛鎮
袁驛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鎮在長期的實踐中確定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路線,摸索出了4條適合當地推廣的垃圾處理措施。目前,袁驛鎮推行“一分二埋三運”體系,講究全民動員,全民參與,走出了“接地氣”的環保路。
據悉,袁驛鎮積極規劃和建設環衛清潔設施,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同時,在推進源頭分類的基礎上,袁驛鎮充分調動起村組成員的力量,帶頭踐行;而且,袁驛鎮垃圾處理有一套規范的運作程序,條理清晰;最后,該鎮以村規民約為主,民眾參與為輔,不斷完善管理制度。
曾經提起鄉村,腦海里都是一副山清水秀的畫面。現在提起鄉村,淡淡的“鄉愁”還帶著點對環境的擔憂。家鄉是心靈的歸所,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版圖,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勢在必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