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2017中國新型城市論壇荊門峰會在荊門綠色生態科技產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以“綠色發展——生態宜居與產業轉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知名機構、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來荊交流探討生態宜居城市建設模式。
圖/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終身教授 李百煉
本次論壇中,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碩賢,聯合國人居署城市經濟和財政局協調員Marco Kamiya(馬克·卡米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趙俊,歐洲環境基金會理事長、上萊茵河城市聯盟主席貝恩特·達勒曼,美國人類生態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終身教授、2015普利高津金獎獲得者李百煉,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生態城市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葉青等七位嘉賓分別上臺演講。美國人類生態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終身教授、2015普利高津金獎獲得者李百煉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引下的中國新型城市建設——以荊門愛飛客生態小鎮為例》演講。
李百煉于2015獲普利高津金獎(Prigogine Gold Medal,該獎有生態諾貝爾獎之稱,每年只表彰一位對世界生態學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他是全球第12位獲獎人), “生態復雜性”這一新生態學分支學科的奠基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生態學終身教授,國際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農業部-中國科技部農業生態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Ecological Complexity》(Elsevier)創刊主編,《Journal of Arid Land》(Springer)雜志聯合創刊主編;美國人類生態研究院院士(IHE Fellow),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德稻生態學大師,世界生態高峰理事會主席,國際生態技術產業聯合會執行主席和中國環保網(www.chinaenvironment.com)首席國際生態學顧問,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等權威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 Google Scholar截至2016年10月的H指數=43.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