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一項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簡稱《固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從中可以看出,我們面臨的固體廢物污染現狀不容樂觀。全國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報告指出固廢污染防治形勢嚴峻、有關制度落實不到位、危險廢物管理有待強化等9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強調了固廢污染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在固體廢物的威脅下,一些地方的生態(tài)警報已經拉響。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早在1995年,《固廢法》就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來又曾被多次修訂,迄今已實施20余年。2017年4月,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該方案不僅制定了禁止洋垃圾進口的舉措,還要求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并提出到2020年,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億噸提高到3.5億噸。
相對于抬頭可見、低頭可聞的大氣和水環(huán)境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的指征性不夠顯著,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關注度不高,部分地方更是沒有把治理工作提上日程。但從治理難度而言,固體廢物污染可能比大氣和水污染更大。大氣環(huán)境和水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可以“消化”、稀釋一部分污染物存量。只要遏止污染源、控制住增量,就能有效改善環(huán)境質量。然而,一些固體廢物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會完全自然降解的。比如,部分“白色垃圾”塑料袋在自然條件下的降解需要數百年。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固廢問題當作一件大事、要事來抓,切實處理好固體廢物的增量和存量問題,絕不可輕視大意。
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固體廢物產生量正在快速增長,不少地方的處置能力已難以適應形勢任務的需要。要守衛(wèi)我們共同的生存環(huán)境,就需每家企業(yè)、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真正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減少固廢體量,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減負。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