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剩湯倒進去,有機“土壤”變出來——近日,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族廣場全面引入新型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變廢為寶的同時,實現餐廚垃圾減量九成。
食物殘渣變成“土壤”,“秘密武器”就是地衣芽孢桿菌,只需一小包就可以將“吃”掉的固體食物殘渣進行減量分解消化,減量比率大于90%,也就是說1噸餐廚垃圾經過后端環節處理后,僅剩100公斤產物。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外觀類似土壤的產物也不是廢物,而是一種有機肥料,經過配比后可用于種植花草和農作物。
一直以來,傳統的餐廚垃圾處理方式是用泔水桶收集餐廚垃圾,泔水則由商戶自行處置或者運送到垃圾房由泔水車拉走。但這樣的餐廚垃圾處理方式容易導致垃圾去向不明。而在后廚擱置過久的餐廚垃圾又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使用垃圾處理新設備后,后廚環境好了,垃圾處理更及時,后廚不再需要騰出人手去搬運泔水桶。”大族廣場運營經理王鵬說。目前,該廣場的47家餐飲商戶中,35家裝配了這種新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
王鵬透露,過去,政府設置的免費清運車輛由于清運次數和時間安排的限制不能滿足商場需求,商場只好花錢請商業化公司來清運這些不能隔夜的餐廚垃圾。有了新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后,就減少了這一部分花銷。通過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合作,廣場采購了專門為商場餐飲單位定制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一臺前端的處理設備成本是5萬元左右,兩年多的時間就能實現成本回收。
據悉,幾年前,國家發改委就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了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但多為建設集中處理廠的方式。大族廣場則嘗試將定制化處理設備引入大型商業綜合體。目前,鹿港小鎮、小吊梨湯等連鎖品牌方也在與大族廣場接洽,希望引入相關處理設備。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