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京舉行。
論壇期間,北京的天氣“一下子”陰雨轉晴,并“裝飾”了藍天白云。碧空如洗,云光粼粼,一時間,北京的藍天刷爆了網絡。
從9月3日開始,北京持續出現藍天白云的晴好天氣,空氣質量優良。那么,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氣象因素有利藍天形成
9月1日傍晚至2日早晨,受東移高空槽影響,北京市出現中雨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大雨。
北京市氣象局數據顯示,9月1日18時至2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6.2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為13.7毫米。“這對污染物有明顯的濕沉降作用。”該局專家熊亞軍說。
9月3日至6日,由于冷空氣活動頻繁,北京持續出現較強北風,全市共有284個站陣風風力≥6級,有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使得大氣通透、藍天持續出現。
而刷爆朋友圈的“魚鱗狀”的云,學名是“透光高積云”,表示有冷空氣影響。
氣象專家表示,這樣的大風天氣并非突然出現。
“其實早在北京出現大風之前,冷空氣已經給上游地區帶來了大風天氣。” 熊亞軍說。
北京市氣象臺預計,7日白天北京仍有3、4級偏北風,夜間北風風力減小。熊亞軍表示,夏秋季節交替,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市民需注意關注天氣,適時增減衣物。
污染物整體排放明顯降低
中非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北京持續出現藍天白云,除了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外,還在于空氣污染物整體排放明顯降低。
據統計,截至9月5日,北京今年PM2.5平均濃度為52.1微克/立方米,較過去三年同期平均值偏低12.2微克/立方米;“藍天日”為179天,較過去三年同期增加21天。
“當PM2.5濃度背景值維持較低狀態,氣象條件有利時,就容易出現藍天白云的晴好天氣。”熊亞軍說。
同樣,當PM2.5濃度背景維持在較低狀態時,即使氣象條件不利,重污染天氣出現的概率和嚴重程度也會降低。
北京市氣象局對2018年3月11日至14日和2013年3月14日至17日發生的兩次重污染過程對比分析發現,2018年3月大氣穩定性更強、邊界層高度更低、環境容量更小,氣象條件更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但污染程度卻比2013年3月明顯減輕。這表明PM2.5平均濃度明顯降低、峰值濃度顯著下降、重污染持續時間大幅縮短。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