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出版社做了這件事:日前,有出版社承諾所有圖書“禁塑”,用護封代替塑封。
曾經,拿到新書就迫不及待翻開閱讀。不知何時起,拿到新書后,先得把封套的塑料薄膜撕掉。有時徒手撕不動,還得到處找剪刀。我的同事康老師每年要網購七八十本書,其中90%有塑封。還有圖書館工作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圖書館每月進書數千冊,至少95%有塑封。但每拆一個塑封,圖書館需支付外包公司2至3分錢工費。拆塑封不僅留下垃圾,還耗時耗力。
咨詢了出版界人士才知道,原來,塑封主要是為了保護書的品相,讓書在運輸、展放時不被污損。而從書店的角度考慮,如果不加塑封任讀者翻閱,難免留下手印、折痕,污損嚴重的書便無法售賣。
不管是出版方還是書店,他們的考慮都有道理。但從目前的網購情況來看,即使沒有塑封的書,也鮮有污損。而圖書大量使用塑封,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由此,出版社的“禁塑”之舉,值得愛書之人為之叫好。
出版社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讀者緊隨其后:在書店看書、選書時愛惜些,注意分辨哪本或哪幾本是店家擺放的樣書,盡量不要動其他新書,以免影響售賣。如今,網購圖書、看電子書的多了,但即使去書店的次數沒以前多了,甚至只是偶爾去,也要讓自己在這“偶爾”中的舉動對得起出版社為保護環境做出的“禁塑”嘗試。
此外,無論在實體書店買書還是網購圖書,都沒必要糾結書是否平展潔凈如新,可以適當包容外觀上的不完美。畢竟,除了少數畫冊,大部分圖書的沾塵和褶皺并不影響閱讀。
以讀者的行動鼓勵更多出版社加入“禁塑”行動,在編讀互動中形成利于自然的良性循環,許你我的閱讀一個綠色的未來。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