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江蘇代表團開放日上,生態保護、科技創新成為媒體關注熱詞。
“江蘇經濟總量大,產業、城鎮、人口高度密集,生態文明建設意義更加特殊,壓力更為巨大,擔當更需自覺。”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代表說,要結合江蘇實際,堅定不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婁勤儉表示,江蘇始終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部署推動全省化工、鋼鐵、煤業等行業布局調整,結構優化,深入實施263專項行動,強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既大幅改善生態環境,又為重大優質項目騰出環境容量。
江蘇是科教大省、人才大省,以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全省共識。圍繞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加大創新力度,保持技術、產品、市場全產業鏈融合的優勢。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予新的動能。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特別是要提升產品標準和引導力,把世界標準作為基本標準。出臺《科技改革30條》,著重解決科技攻關中體制機制的障礙,科技經費管理實行項目制、備案制,實現科研自主權和人財物支配權,力爭讓江蘇成為原始創新的策源地。
“我們要保持定力,抓住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堅定不移推進結構優化,科技創新,推動環境質量根本改善的拐點早日到來。”婁勤儉說。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